第一百零七章(第2/2页)

见这里竟然还有人记得他们,康熙扫过这个穿着灰布衣的年轻人。

磕完头爬起来后,年轻人猜他们大概认不出自己,说了一句,“我是当年那个小乞丐。”

很快,善堂里的其他人也知道,这些就是当年帮他们的贵人,一面感谢,一面热情的请人进来坐。

院子不大,住那么多人其实有些拥挤,不过里面却打扫得很干净。

一行人在庭院中坐下来后,康熙询问那年轻人:“你们这些年日子过得如何?”

当年这群贵人不但让他们从破庙回到善堂,甚至直接处置了本地知县,替吴家讨回公道,由此可见这群贵人的厉害。

这会坐下来,曾经的小乞丐不免有些紧张,“托,托贵人的福,我们如今不用再受冻、饿肚子,日子过得挺好的。”

太子打量着这处老旧的院子,以及旁边那些老弱病残身上补丁盖补丁的衣裳,觉得怎么看这日子也算不上“挺好”。

康熙正与那年轻人交流时,屋内突然传来动静。

他们转头看向过去时,就见一个身形伛偻的老人拄着拐杖走出来,周围的人小心的护着,生怕他摔倒。

“陈爷爷,您怎么出来了?”年轻人赶紧过去扶着他。

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从破庙中冲出来,替吴家申冤的乞丐老头。

老眼昏花的老人走到近旁,见果然是当年那群贵人们来了,丢开拐杖就要跪下去。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面前这老人,看着怕不是都超过七十岁了,康熙一个示意,李德全赶紧扶着人坐下,不让他跪。

陈老头是真的感激这些贵人,若非他们,他一把老骨头也熬不到今天,执拗的非要给他们磕个头。

“你这么大年纪给我们磕头,怕是要折我们寿。”

听到这话,老人才没再坚持。

“老人家今年高寿?”等人安生坐好后,康熙问。

陈老头露出无齿的笑容,伸手比划起来:“今年七十六了。”

莫说他一个曾经挨饿受冻的老乞丐,许多富贵人家养尊处优的老人都未必能活到这岁数,本来以为他只是显得老态的阿哥们都有些惊讶。

陈老头牙齿虽掉得差不多了,说话却还算利索,听到康熙夸他有福气,摆手说是沾了他们这些贵人的光。

许是看到他们很高兴,老人很健谈,“新知县好啊,不光替老百姓做主,还会关心我们这些苦命人……朝廷好……”

哪怕知道,这位知县会对善堂有所照顾,是因为此事经过他的手。

不过听到老人真心实意的夸本地官员,夸朝廷,康熙多少还是有些高兴的,觉得不枉他兢兢业业的处理朝政,整顿吏治。

善堂里的人没什么好东西,然而等他们要离开时,却将整篮的柿子,刚从院子里拔的菜,还有他们养着舍不得吃的鸡都往他们手里塞。

康熙等人自然是不肯要,然而善堂里的老人却很执拗,说若是不要,那他们带来的吃食他们也不敢收。

站在后边一点的欢颜看到他与阿哥们手里被迫提着那些又是菜又是鸡的篮子,有些想笑。

“漂亮姐姐,甜甜的给你吃。”

她刚笑完,那个叫石头的小孩突然来到她面前,举着一个大柿子给她。

欢颜此时穿的是男装,听到他喊“姐姐”,不由蹲下来问:“为什么说我是姐姐?”

“姐姐漂亮啊。”石头说完,将柿子放到她手里,然后开心的笑起来。

欢颜望进小孩过于纯粹的双眼中,心里叹了一声。

“颜儿,该走了。”康熙到底还是让人收下东西,转头见她蹲在地上,朝她伸出手。

欢颜搭着他的手站起来后,将另一只手上的柿子递给他,随即伸手在小孩头顶一抚而过。

在善堂里的人送贵人们出去时,站在原地的石头眼神渐渐清明起来。

除此之外,在庭院中的某个椅子下,还留着一只装满银子的荷包。

院子里小,方才侍卫与随从都没能进去。

阿哥们一出来后,就赶紧将手里的菜篮子还有活禽交给他们。

在善堂人目送下走出巷子后,康熙对太子与阿哥们道:“于许多百姓来说,只要能吃饱,就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