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第3/3页)

他好像又撞破了什么大秘密。

许盛沿着过道推开门走出去,观影厅外面是三楼大堂,他不知道邵湛到底是往哪个方向走,只能在四处瞎转。

哪儿都没有能藏人的地方,许盛最后随手推开某个不知名通道的门——通道里灯不太好使,灯光很暗,但即使这样他还是看到少年坐在走廊尽头窗台上的样子。邵湛身后的窗户开看一道缝,有风从外面吹进来,少年掌心撑在窗台边沿,见有人推门,抬眼看了过来。

邵湛:“你来干什么。”

许盛关上门,随口说:“我的学神同桌都学会翘课了,我还不能出来透口气?”

许盛倚着墙又问:“现在是不是可以讲讲你身上那玩意儿,还有那个杨什么东西的,怎么回事?”

其实这个杨世威名字准确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邵湛和这个人的恩怨也浅得很,然而这个名字却掀起过往,将无数次想起、但都戛然而止的记忆碎片拼凑在一起。

最先拼凑出的片段是警车,雷雨天,和电视新闻上的报道。

“……警方成功抓捕嫌疑人邵睿明。”

电视画面的背景是南平汽车站售票口,外景女主持人披着雨披,语速平平,不带什么感情地照着稿件进行播报。

南平区是小地方。

谁谁谁家儿子儿媳妇儿吵架都能闹得人尽皆知,在邵湛的回忆里,邵睿明判刑之后流言疯传,渐渐地,大家对他的称呼成了犯人的儿子。

小地方总是容易滋生出很多愚昧事件。

比如有些大人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接近,比如走到哪儿都会有人到处议论。

邵湛当时年轻气盛,因为对方说话太过分,第一次跟人打架,于是他们说:果然是xxx的儿子。

也确实是混过,没人管教。

然而某一部分清醒的意识仍然在不停挣扎。

直到中考前一百多天,学校里一位一直不肯放弃他的老师把他叫过去:“别人怎么说你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拉了自己一把,把自己从这个地方拉出去了。

那年中考,邵湛考了全县第一。

回忆纷杂,最后邵湛看着他说:“初中同学。”

许盛示意他继续。

邵湛言简意赅,用两个字叙述和杨世威的恩怨:“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