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技术大突破(第2/2页)

而专门适用于智能手机这样移动计算设备的低电压LPDDR,它的第一代标准本也得到2009年才拿出来。

怪不得廖青山都走不动道了。

“……这个二期厂房?”廖青山不确定地问道。

顾松笑着说:“等咱们自己的浸润光刻机进来,直接生产内存。”

廖青山愣了几秒才开始迈腿喃喃道:“牛逼了。”

顾松又拍拍他的肩膀:“过完年一起跟我去ISSCC震震他们。”

廖青山舔了舔嘴唇,好刺激的样子。他着急地问道:“流片呢?”

“倪院士那边会联系你的。这个流片就直接等3月份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验收完,运抵这边之后用咱们的浸润光刻机来做。”

“这……这可太牛逼了……”廖青山没想到从湾积电到这边来才三年,现在都可以立刻玩玩浸润光刻机了。

他一边走一边问:“咱这机器,和XT1700i相比怎么样?”

现在,ASML的第一代浸润光刻机是做出来了的,刚刚才发布。双工作台,1.2的数字孔径,可以在45纳米制程下每小时加工122片12寸晶圆。

顾松笑道:“就看你能玩得这么样了。参数上,比XT1700i是差那么一些。不过新玩意,大家都有一个上手的过程,你的优势在于有最好的技术支持!”

廖青山请顾松坐到办公室的沙发上,一边倒着热水一边问道:“65纳米?每小时可以加工多少片?”

顾松叹气:“制程这一块也是能做45纳米量产,就是尖端机床也才出来,工艺水平得要一段时间才能赶上。虽然也是个双工作台,但一小时能加工的12寸晶圆,只能达到70多片的水平吧。”

“已经很牛逼了,已经很牛逼了。”廖青山端水过来的手都有点抖。

顾松赶紧接过来,喝了一口觉得暖和多了。

这真是三年磨一机啊。沪海微电子装备集全国相关单位之力,用了一年半时间才完成一套浸润式光刻魔改方案,在和舰科技那边试验成功。又用了一年半时间,才把这一台浸润式光刻样机搞出来。

这还是有顾松全程帮着做攻关的情况下。

而尖端机床也一样,四大机床厂,汇聚了最顶尖的力量,才弄出一台“尖端”机床。

仍然落后现在世界顶尖水平有一两代的差距。

没办法,虽然在控制系统等等这些软的方面,顾松提供了最优秀的方案。但是材料就是不过关,现有的工艺就是还不够。只能靠这台已经实现了飞跃式发展的机床,再迭代出更高端的机床,完全达到当初的预期设计目标。

因为人工智能谢茵然的下线,当初那份庞大的精密仪器及机械专项科研计划,做是都做完了,有不小的一部分,规格却没能达到当初预期的设计高度。

不过,这只是顾松的感觉而已。

殊不知,全国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这三年里感觉就在不停地过年。

而马上,就会到最终验收的时间点,那会是一场总结成绩和分果果的会议。06年的这个春节,很多人要过不好了。

廖青山终于收拾好了情绪,笑着说:“老板来了,要不要去厂房看看?”

顾松摆了摆手:“就是来看看你。你在这里盯着,我放心。”

廖青山陪他喝水,问道:“ISSCC是因为咱们的3D闪存邀请你过去?”

顾松笑呵呵地说:“是啊,04年投产的第一批3D闪存,咱们拿出来的是250纳米制程的,单颗芯片容量4G。虽然三星量产的2D芯片也是4G,但成本比咱们低。05年他们量产8G的,但咱们一下子翻了8倍到了32G,世界慌了嘛。”

廖青山感叹道:“我现在才理解到,你当初把工艺已经储备到什么程度了。东芝现在好苦啊。咱们已经在做130纳米的了,8层存储单元加4层封装。东芝05年拿出来的,还是180纳米制程,3层存储单元2层封装。今年可以推进到12层存储单元加4层封装了,AT1100魔改一下再推进到65纳米的制程,东芝赶的速度没咱们突破的速度快!”

顾松嘿嘿地笑,当时按承诺,给东芝的是8寸晶圆,500纳米制程底下,2层存储单元加2层封装的工艺,本身他们消化完原始技术就花时间。要说起来,他们在制程工艺上的积累深厚,很快就推进到180纳米制程,但其他方面就慢了。

“全靠同行衬托!今年得把工艺提上去,成本降下来,优势就更大了。”

廖青山信心满满:“许总那边已经试产了这么久,牛总那边也把设备准备好了。春节期间这边改装调试好,明年3D闪存制程工艺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