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上坟 推广小养殖场(第3/3页)

这也算是乡里人的局限性,因为一来养牛两头以上的话,无论是自家养的那点殖蚯蚓还是种植的双孢菇,牛粪都够用的。既然又多重选择,而且比单独养太多牛还好管理,怎么选择都不傻。

结果现在别的乡大大小小的小养殖场越来越多,三岔河乡则是一直发展多重经营,没有什么上点规模的小养殖场。

张海洋推广的方式是以村或者几乎联合起来为集体,建立一个集体的小养殖场。当然如果有人单独挑头的话,那肯定就更欢迎。

因为怕管理不好,前期召集的人都不多,都是平时名声不错,比较实在还能干的一些养牛户。比如田大富田大壮几个最早养牛的,以及小关庄,西边庄子上,上林村老燕庄的一些特别靠谱的人。

燕飞和黑子几个人就在隔壁的另一个办公室里坐着,这可是张海洋第一次组织的规模化管理模式推广。如果这一次成功,以后她再做什么事情基本都可以放心了。

换到别的地方,新来个空降领导,就掌控局势没有足够的时间根本不行。但是这里是三岔河乡,养牛场的招牌就已经足够,张海洋只要背后还有这块招牌,她的推广就不会冷场。

而让张海洋和隔壁一帮人哭笑不得的是,这帮来听张海洋讲小养殖场的人,在听完了之后,没有一个人去问管理方面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也没人问她说的集中养殖,对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各种优势。

所有人就简简单单的一个问题:“张经理,这个事儿,燕老板知道不?”

多淳朴的话啊!

讲的口吐白沫的张海洋当时就差点吐血。还好,还有以田大富为首的那几个年轻人,他们一直在努力做着笔记,虽然看他们一脸迷糊,可能很多的东西不明白,甚至还有两哥们的‘会议记录’夹杂着拼音,但是好歹证明,她的这小半天讲的东西,有人在认真听。

等到张海洋无力地表示,自己做什么不可能燕老板不知道,是他也支持的。于是所有人都表示,那你说一个小养殖场养多少头牛吧?我们回去找地方先建垒个牛棚出来……

隔壁的燕飞听到这里,终于可以松口气,准备行囊去霉国祸祸……参加电影开幕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