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没文化真可怕(第2/3页)

包裹好夜光大像章的老板看到杨靖在打量那本《毛选》,就笑着说道:“相中这本《毛选》了?”

杨靖点头问道:“这本书多少钱?”

“呵呵,这本书可不便宜,你要是想要的话,最低也得三百块!这本《毛选》可是解放前的版本,市面上很少见的,我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别人手里收来的。”

杨靖本来还以为老板怎么也得叫个几千块的价格呢,而且杨靖也已经做好了掏钱买下这本书的决定了,哪儿想到,老板嘴里的这个“不便宜”,竟然才三百块!

不过随即杨靖一想有几种解放前的《毛选》在2003年的拍卖价格,心中也就释然了。

在2003年,燕京华夏书店“第23期书刊资料拍卖会”上集中推出7部太祖爷早期著作珍本上拍,结果,《毛选》1948年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2册,纸本,精装,8品,以2420元成交。

《毛选》1948年东北书店出版,1册,纸本,精装,7.5品,以1540元成交;《毛选》1947年大联大众书店出版,1册,纸本,精装,9品,以3300元的价格成交;《毛选》1947年渤海书店出版,1册,纸本,精装,8品,以2860元成交。

这些《毛选》都是解放前出版的,在拍卖会上才拍出了几千块的价格,那么要是放到现在呢?现在毕竟才是1994年。当然,这位摊主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手里的这本1944年版的《毛选》,其珍贵程度远远超过了其他版本的《毛选》,他这是把这个版本的《毛选》当成了和其他解放前版本一样的《毛选》了,所以他才会喊出如此低的价格来。

要是他知道这本书在二十三年之后价值超百万,他会不会后悔死?

可如果他要是知道的话,他又怎么会喊出这么低廉的价格呢?

果然是——没文化,真可怕……

眼看着还有几分钟市场就要开门了,很多地摊都开始收拾不在外面做买卖了,而是准备进入到市场里面再摆摊。

不是他们不想再外面继续卖,实在是每逢周六周日清晨,派出所的、市场纠察的就全都早早的冒出了头,谁敢在外面摆摊,一律查抄。

没办法,随着潘家园旧货市场越来越火爆,摊位的出租费和税收也成了当地政府部门的一块不小的收入。平时你在市场里面摆摊,方便监管,可你要在外面偷卖,不仅市场损失摊位出租费,还损失一部分税款。

这年头,偷税漏税那可是要蹲窑的。

平时没有鬼市的时候,外面还好点,可一旦开鬼市,要是不严查,这些游击队能在外面卖到早晨人们上班,不仅偷税漏税,还能造成交通拥堵。

这是坚决不能发生的事情。

于是,每逢周末开鬼市的时候,监管人员就会全体出动,谁敢扎刺,逮!到点谁还敢在外面摆摊,逮!

也是得益于市场组建初期的这种高压政策,才让市场的秩序变得好了起来。要是放任不管的话,鬼知道潘家园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杨靖蹲在马路牙子上,路对面就是潘家园的北门。

虽然有点冷,但杨靖心头却是火热的。刚来还没一个半小时呢,就连续淘到了四样大开门的好东西,这在二十三年之后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最让杨靖欢喜的并不是淘了这么多好物件,而是这种氛围,这种环境以及这种消费水平……

其实杨靖很清楚,今天自己买到的这些东西,除了那个龙泉哥窑花口盘之外,其他三样都算不上什么捡漏,即便是那个哥窑盘子,也只能算是捡了一个小漏而算不上捡大漏。

这个年代,很多大开门的好东西,价格就是这么低。这年头,清三代的御瓷,也就是几百块上千块一个,民窑的东西,几十块就能买一个。

像那个仿哥窑的花口盘,就算是真正的雍乾时期仿的,价格也就是在一两万左右。别忘了,这个时代的人均收入才多少!

94年,燕京的月人均收入,也就是社会平均工资才五百多点!一个盘子要是卖一万六的话,那得一个燕京人不吃不喝连续干上三十个月才能买这么一个盘子。

更别说九十年代华夏居民的家庭负担都比较重,因为这个时代的家庭,家里普遍最少都是两个孩子,多的有四五个!

这么多孩子,再加上老人,就指望着两口子的工资养活,一个月下来一家还能剩下多少钱?一个家庭一年能攒下两千块,那就算你会过日子,还得说家里人口不多,能挣钱的人比例高一些。

所以说,回到这个年代买东西,这么低的价格,那其实不叫捡漏。

不过就算是不叫捡漏,这个年代对于杨靖来讲也已经是极为满足了。

他可是从二十三年之后物价飞到天的2017年穿过来的。在2017年,十万块钱叫钱吗?一个证券公司内部搞个年终先进评选,光是奖金就有二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