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年哥儿出手(第3/4页)

年哥儿松了口气儿,把虎子抱起来,坐在秋千架上,轻荡起来,偏头笑着,“梨花也想让我去读书吗?”

李薇抱着赵瑜坐上秋千架,也慢慢摇着,想也不想的脱口而出,“自然是要读书的。”

又补充,“读书也不碍着你做旁的事儿。”

年哥儿轻笑,“梨花知道我要做什么事儿?”

李薇没好气的道,“你当初回来不就是为了佟婶婶的事儿吗?家人都知道!”

年哥儿轻笑了下,不说话。

晚饭后,赵昱森亲自来接春桃母子二人,李海歆留他说了会儿话,便送他们走。

等春桃一家走后,李海歆与何氏便赶了几个女儿出去,单留年哥儿一人在厅里。即是商定的事儿,李海歆也不多绕圈子,直截了当的问他贺府的人贺府的事儿,他打算怎么办?

年哥儿轻笑,“爹,娘,这事儿说来话长,天色已晚,不若先说另两宗事儿吧。”

李海歆何氏一愣。年哥儿轻笑,“读书和买地的事儿。”

何氏失笑,“是不是梨花给你学的嘴!”

年哥儿点头,说道,“读书的事儿,我原本打算着过两年再考虑呢。小舅舅也是十九岁才考的举人呢。”

李海歆何氏一听他有再读书的打算,心头安定了些。不过,何氏想起那位石夫人,又拧了眉头,“这只是你的打算。到时候究竟能不能成?”

年哥儿笑道,“爹娘不必担心。这事儿我心中有数呢。”

李海歆便顺着他的话道,“那你就说说你是如何打算的!”

他又是一个轻笑,“这事儿说来仍是话长。改日跟爹娘细说。至于那田的事儿,爹娘还是应下吧。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时机!”

“那些银子是我该得的,你们尽管放心用!”

何氏看了看李海歆,他也是些无奈,况且年哥儿说的也实话,因赵昱森这一来,时辰倒真是不早了。

便点点头,“好,你回去好好想想,你的事儿啊,还是早了的好。早了了便安心读书去,考个功名!你出息了,你娘才安心!”

年哥儿点头。吴旭要套牛车送他,他推说不用,春兰看天色已晚,便嗔他,“二姐夫的牛车虽然破,也能给你省些腿脚。”

年哥儿笑了,不再推辞,上了牛车,吴旭赶车出了李家院子。

何氏与李海歆回到房内,商量着那块地的事儿,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是决定买下来,何氏自嘲笑道,“反正咱们呀,也不是头一回沾了他的光,就再沾一回吧。”

李海歆一边脱衣上床,一边“嗯”了声。

第二日一大早柱子赶着马车过来,催李海歆去盘那块地,李海歆也没多话,把家里能动的银子带了一些,与柱子一道去了,先找中人立了契子,又到衙门办了转户的手续,缴了买卖过户的银两,那主管财粮田产的主薄大人,见了他很是殷勤,当即就把盖着大官印的地契给办了。

李海歆拿着这张地契心头乐滋滋的。

天中节过后第三日,石头爹娘赶着牛车来到宜阳,说是家里的麦子收完了,过来帮衬着春桃收这里的十来亩油菜。

李薇私下问何氏,要不要把小玉的事儿跟石头爹娘说说。

何氏想了想道,“且先不说。反正麦收后要闲一阵子,多留他们住些日子,让他们自己瞧瞧,再做打算。”

去年李家种粮时,是找了短工,现在收粮仍是短工,可再往前地多了,便不能这么事事亲力亲为的去干活儿。

李海歆在找长工和把地佃出去之间权衡良久,最终决定还是把地佃出去一些,自己家留几亩,人不闲着便好。

收夏粮找佃户种秋粮,入仓卖粮,一直忙乱了小半个月,才算是安定下来。这天石头爹娘与小玉来李家,因这些日子大家都忙,倒没什么时间聚,石头爹娘来了宜阳后,只匆匆见过两三面儿。

小玉仍是穿着翠绿的衣裙,打扮得光鲜明亮的,一副娇滴滴的官家小姐模样。只是往常跟着她的那两个小头今儿却没跟来。

何氏也不说旁的,只把小玉夸了又夸,跟石头娘笑道,“都说女大十八变,愈变愈好看。小玉可是愈来愈俊俏了……”

石头娘笑笑,“小丫头爱俏!早些年家里紧着供石头念书,也没给她添过什么好衣裳,现在刚好沾沾她哥哥的光。”

何氏脸上笑意不变,让李薇与春杏去泡茶来。

李薇听石头娘的话头,倒象是不责怪她的。可转念一想,作为母亲,家里条件好了,给小女儿多穿些好衣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也不为过。再者小玉那两小丫头这次没跟着,是不是因为石头娘背地里说她了?

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泡了茶,石头娘与何氏在厅里叙话儿,她便拉着小玉去后院,问她这些天儿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