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即将逝去的青春(第2/2页)

“这部科普类的数论专著,应该是七分讲数论发展史和数论学家的轶事,三分讲理论知识。”沈奇给尚未起草的《数论史》定下基调。

沈奇的远期雄心壮志是写一部史诗般的《数学史》,这可能要耗费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先从《数学史》中的一部分开始吧,试试水,练练手,写一部《数论史》。

《数学史》也好,《数论史》也罢,作者必须是数学家而不是文学家。

当然了,基本的文字组织水平是必须的,数学家至少要做到语句通顺,词可达意。

“所以‘穆勒—沈近迫定理’的证明速度要加快了,完成这个补充定理,我就集中精力编写《数论史》。”

证明“穆勒—沈近迫定理”的同时,沈奇继续带着导修班,辅导他的十二个男孩子。

导修班上,沈奇保持他一贯的辅导风格,讨论数学专业知识之前,先来一道数学史相关的问题。

沈奇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符号:f(x)、Σ、e、i

沈奇提出问题:“是谁发明了这些符号?我希望你们考虑清楚之后再回答,如果答错,我将非常生气,并会毫不犹豫的给你一个C。”

f(x)表示函数,Σ表示求和,e为自然对数底,i代表虚数单位。

数学系的学生天天和这些符号打交道,男孩子们异口同声的答到:“莱布尼茨!”

“嘿,奇,这题太简单了。”

“不可能有人不知道,是莱布尼茨发明了函数以及求和的符号。”

“奇,来几道有难度的题目吧,你可是证明了‘穆勒—沈定理’的人。”

“你在《数学年刊》以及《美国数学会杂志》上发表过论文。”

男孩子们纷纷抗议,沈奇今天出的数学史题目太简单了,他们要求加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