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机会出现(第3/3页)

“据我所知,最近一段时间,雅诗兰黛公司内部挺乱的。我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可以动手了。”

小会客厅内,王业悠闲地坐在沙发上,拿着一支雪茄。

坐在他对面的佛雷德里克也是同样,两人有些爱好还是相同的。

……

在上世纪的美利坚化妆品界,曾涌现过众多的家族式企业。这些家族企业中最为知名的是伊丽莎白雅顿、赫莲娜、露华浓和雅诗兰黛。

其中,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易主:赫莲娜在1989年被欧莱雅收购;伊丽莎白雅顿在2011年被露华浓收购;瑞弗森家族则在露华浓上市之后,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只有兰黛家族,至今还牢牢掌控着雅诗兰黛集团。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示,目前兰黛家族依然持有公司40%的股权和87%的投票权。

除了家族第三代继承人、担任集团执行董事的威廉·兰黛之外,还有多位兰黛家族成员担任集团的核心职位。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创始人雅诗兰黛夫人的长子莱纳德·兰黛,他主导了雅诗兰黛的国际扩张,也在任内完成了集团的上市。更为重要的是,莱纳德通过双重股权结构,保证了公司控制权没有旁落。

1982年,莱纳德从母亲手中接过集团管理权,担任公司CEO。在此之前,莱纳德已经在公司正式任职了24年,这还不算他从小帮母亲记账、送货的时间。

可以说莱纳德是随着集团的不断壮大而成长起来的,在他1958年加入公司时,雅诗兰黛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80万美元。

然而莱纳德并不满足于让雅诗兰黛成为一家普通的美国家族企业,他希望公司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化妆品集团。

得益于沃顿商学院的学习经历,莱纳德比母亲更加重视多品牌战略和国际化市场。

从1964年开始,莱纳德就着手收购和开发新的品牌,将雅诗兰黛的品牌数从4个扩展到26个。雅诗兰黛也陆续进入大不列颠等欧洲国家、以及华国等亚太区海外市场,营业额也是稳步上升。

然而大手笔的收购让雅诗兰黛的资金出现短缺,莱纳德也意识到公司想要真正获得成功,必须得到资本市场的帮助。

在1995年,莱纳德兼任雅诗兰黛董事长,并主导公司上市。为了避免公司的控制权旁落,在IPO时莱纳德设立了双重股份架构。通过设置A、B两种不同投票权重的股份,兰黛家族实现了以少数股份获得多数投票权的目标。

尽管兰黛家族掌握了公司的投票权,但雅诗兰黛夫人的去世,也让家庭内部矛盾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