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7页)

沈念看了王俊一眼道:“我在想林公子。他……他为什么带着面具?”他自打回京后,各种琐事缠身,又被皇帝推着立下不少功劳。

加上他对京中势力不了解,也没有人敢轻易和他拉关系,京城很多事他都不知道,很多人他甚至还对不上号。

左相林萧是皇帝的嫡亲舅舅,受宠信于皇帝,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沈念自然也知道。他也知道他有个儿子叫林恩一直深居简出,但并没有见过真人,也没有刻意去了解过这些。

当然,更多的是也没有人随意提起林恩。

御花园是他第一次见林恩,也是第一次知道林恩是带着面具的。

皇帝并没有告诉他原因,他也不好过问,这里面肯定牵扯一些皇帝都不想说的事。

王俊在这个时候开口,他自然要顺势询问一番。这也挺符合常理的,他见到这样一个人,也是有好奇心的。

王俊听了沈念的问话,他脸色变了变,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四周没有其他人后,他低声道:“大人,在宫里千万不要提起林公子面具之事。”

沈念狭长英气的眉峰紧皱起来,眉宇中间因此褶出一道沟痕,他道:“为什么?”王俊指了指上面道:“皇上和太后在宫里不喜欢听到有关林公子的流言蜚语。”

沈念眉宇皱的更深,太后不喜欢有人议论林恩他能理解,齐君慕心思深沉,他还真猜不透这个皇帝在想什么。

王俊看沈念这模样,以为他真的很想知道这些八卦。他有意巴结沈念,想趁着镇北侯这股风往上爬,自然不想他在这些事上犯忌讳,于是便压低声音道:“大人你长在北境,京城里的事可能不大了解,这林恩公子的脸是为了救皇上所伤……”

这些事都是京城稍微有点家世的人都知道的,王俊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沈念这才听得恍然大悟,他就说太后对林恩的态度太过诡异了,没想到里面还牵扯这么多琐碎之事。

算算那年发生的事,他应该还在京中。

只是那时沈家为景帝不喜,他又被文氏厌弃,很多事他都不知道罢了。

后来他就落水差点一命呜呼,等醒来不久,就被父亲沈奕带走了,这些事更是没有听说过。

这期间十多年,他一直在北境,生死都难料,京城这个伤心地更是想都不想,而大齐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景帝身上。

也就是现在齐君慕登基为皇,林家和林恩才别人重新关注,这些陈年往事才再一次被人记起。

王俊说完,看到沈念心不在焉的模样,他道:“大人这话听过就罢了。”

沈念扬眉一笑道:“今日你既为我解惑,这份恩情本侯铭记在心。”言下之意便是承情,王俊一脸欣喜。

弄清楚了这些,沈念也不在想太后林恩这些事。

凡事只要不算计到他头上,那他就当做不知道太后的那些算计。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当值,当皇帝的一把刀。看看自己能不能在皇帝心里多点分量,以后皇帝把自己利用完,也好有个好点的退路和归宿。

@@@

沈念第二天同人换了值便直接回家了,他一夜没睡,困的厉害,眼皮都有些睁不开。

每次他回沈家,文氏都要哭哭啼啼一场,今日他累的实在是太厉害,没等文氏开口,他不耐烦的说道:“母亲,等我醒来一切好说,要是你现在为二弟开口,他一辈子都离不开书房的门。”

文氏哑然,不敢吭声了。

沈念在房内睡了个安稳觉,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文氏当真没有打扰他。

这世上的人大多都有弱点,用沈清威胁文氏是再好不过了。

沈念洗漱一番随便吃了点东西,第一次去看望被困在书房里的沈清。

沈清变了很多,人是又瘦又黄的,看模样就受了不少折磨。沈清第一次见到回京的沈念人是嚣张的,现在第一反应是害怕。

不过因为有严格的老师在,沈清瑟缩了脖子也没敢多说什么,模样委屈的很。

沈念看他真的老实起来了,便对着那老师客气了一番,说皇帝知道沈清不是读书的料,已经放弃让他做官的念头,这些日子很感谢他的教导等等。

这老师一听自己以后不能教导沈清了,心下有些失望。

沈清是他教导过最舒畅的学生,有皇帝的名头在,沈家最算有镇北侯的名头他也不怕。转念又想,这是皇帝的意思,他也算是听到了圣训,便心情颇好的离开了。

临走还板着脸把沈清教育一番,说他读书读的是狗屁不通,但日后万万要勤勉。

沈清连连点头。

等人都走了,沈清站在那里一脸茫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脱离苦海了。

经过这么几个月的学习,沈清觉得自己天天听着之乎者也没有疯掉真的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