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魅(第3/10页)

细听好像是铃声,断断续续的,有一阵没一阵。我拉拉梅子让她仔细听。

可她什么也没听见。

我不死心,硬拉着她的手循着那声音飘来的方向,朝那片被夜色和雨水荡起的雾气笼罩了的小山路上一点点往前走,有好几次梅子想阻止我,可渐渐地她比我走得更快了,因为那铃声随着我们的步子变得清晰起来,她终于也听见了。

直到一座白墙青瓦的小平房在一片浓密的树丛间,透出几丝突兀的光,我和梅子两个几乎就此瘫坐到地上。

终于找到出路了,不容易啊。

当下兴高采烈奔了过去。近了一看,却发觉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座寺庙的裙带建筑。这片小平房是独立的,依山壁砌成,一道不长的墙壁在房子外头圈出个小小的院落,是一座老旧得像是被废弃很久的山林小屋。

屋子前的房檐上挂着些小小的铜片,很破了,不知道是派什么用的,被风一吹发出阵叮叮当当的响声,这就是刚才把我们一路引过来的“铃声”。

很失望,因为这种地方显然是不会住人的,不过总好过一晚上在山里头乱转吧。琢磨着我和梅子互望了一眼,不约而同朝那房子走过去,没等走到门口,那扇半掩着的门忽然“吱嘎”一声响,从里头走出个人来。

淡青色的僧袍被风吹得飘飘像层薄雾,一路走,挂在胸前那串紫檀木的佛珠一路随着他的步子咔嗒嗒一阵阵轻响。

抬头望见我们,他微微一愣,我们也是,因为他就是我们在素斋堂里见到的那个让人惊艳的年轻和尚。没想到这么快会再次见到他,更没想到会是在这种地方。

片刻,和尚先反应了过来,双手合十朝我们施了个礼,“两位,这里是游客止步区。”

“我们迷路了。”我赶紧道。

他朝我看了一眼,眼神干净而安静,那一瞬就像在素斋堂擦身而过时的感觉。不知怎的,人一下子也因此就平静了下来,我继续道:“能给我们指个出去的方向吗,师傅?”

他沉吟了一下:“看样子你们走了很长一段路,这里和寺庙离得相当远。”

“可是我们只是沿着路兜了一圈。”

“什么路?这里有专供游客走的路、专供僧人走的路,还有一些平时不用、到需要时候才开放的路,你们走的是专门开到这里来的那一条。”

“那我们怎么样才能走出去?”

他抬眼朝我们身后看看,“现在走不出去。”

“为什么?”

“天下雨等会儿山里会起雾,这种时候我也走不出去,不要说你们。”

我和梅子听他这么一说互相看了看,又不约而同看向身后,果然如和尚所说,我们过来的那条路,虽然这会儿天还有点昏昏的亮,依稀只看见一大团浓雾无声飘落在路的尽头,黑洞似的深深望不见头,而周围的山林也因此变得和来时不一样了,一种陌生的奇怪。

看上去和尚没有夸张,只是他的话有几分可信,在这种荒郊野外的地方?

“那……我们该怎么办,现在也联系不上我们的同学,他们都在山下等着我们呢。”片刻我听见梅子道,“师傅你这里有电话么?”

他摇头。

“那怎么办……”

和尚一阵沉默。

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这么安静站了片刻,一转身往屋里走去,他手朝边上指了指,“那里还空出个房间,堆杂物用的,两位不嫌弃可以先将就一晚,明天雾散了我送你们出去。”

我犹豫了一下,觉得不太妥当,可是除此似乎又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正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决定,手被梅子一拉,就往和尚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谢谢你啊,师傅。”然后听见她又道,不知怎的声音听上去有种小小的快乐。

抬头朝她看了一眼,不是我的错觉,她嘴角果然是扬着的,意识到我的目光,回头堆我挤挤眼。

房间果然是名副其实的杂物间,堆满了不用的工具和家具,几乎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收拾的时候我对梅子说,我觉得那和尚似乎不是普济寺里的,从着装上来看。

普济寺的和尚僧衣是黄褐色的,他的淡青,站在山林古屋前就像幅泼墨淡彩的画。我猜他可能是哪家寺院云游来的僧人,因为听口音他也不像是本地人。不过梅子对此倒是并不关心,她更关心的是快点把几乎被箱子盒子等物什占满了大半块面积的床清理干净,然后说要去问和尚借块毯子,一个人就登登地跑和尚的屋子去了,留下我一人对着这个陌生狭窄的地方发呆,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

不一会儿,梅子回来了,抱着块毯子和一条薄被,她说那是和尚的。说完把它们小心在床上铺好,然后低头闻了闻,“真香,宝珠,你闻闻,那个小和尚的味道真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