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第7/23页)

或许对别人来说,在崔呈秀大脑中找到那个关键点是大海捞针,但对赵仲冬来说,却不是这样。任何人类可以使用的技术都是有诀窍的,心灵力量也不例外。要知道,赵仲冬面对的是一个正集中了全部注意力在棋盘上的棋手,而自己也是深知内情的人,虽然信息浩如烟海,但只要崔呈秀明确那个关键点,赵仲冬就能找到。

一切都那么顺利,小心翼翼地不让崔呈秀发现,赵仲冬不过用了半个小时,心灵触须就捕捉到了那个关键点。

动用全身心最后的精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确认了那个位置的重要性,只要占据了那个关键点,就可以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赵仲冬收回了心灵触须,缓缓睁开眼睛。

“没错,崔呈秀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输了,一败涂地。”

赵仲冬黯然神伤着:

“没想到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费尽无数心机,还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再次冲击‘年度世界第一人’失败倒也罢了,居然把薛定谔猫定式第一人也拱手让人了。”

赵仲冬忍不住抬头看了对手一眼,崔呈秀将头埋起来,眼睛盯着棋盘一动不动,依然是那样镇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尽在掌握。

“那个家伙,在这样激烈的对局中,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习惯来,这是顶级高手才能具备的素质啊。”赵仲冬暗道。

要知道,像下棋这种高度紧张的神经大战,即使是职业棋手也会有不由自主的动作,虽然明知道不暴露自己的任何情绪变化是最有利的,可真正进入忘我境界的时候,是难以自控的。于是经常可以看到围棋大师们许多奇怪的习惯,有时候自言自语,有时候长吁短叹,有时候摆弄小玩意儿,总之各有各的招牌动作,宛如他们的棋风一样,成了他们各自的鲜明特色。

赵仲冬却从来没有这些小动作,或者说,他能够巧妙地将自己的小动作隐藏起来,于是他这“没有习惯”的习惯更为受人瞩目。

其实倒也不是赵仲冬自制力天下无双,而是因为他修行的心灵力量渐渐练到了一心二用的地步,能够硬生生地将自己的心神从忘我的沉溺中拉扯开来,用局外人的冷眼来看待棋局,很是有利于形势的判断,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宣泄了情绪,可谓一举两得。

但这种境界,赵仲冬也是近几年才略窥门径,崔呈秀凭什么可以做到这一点?

“除非他根本就不在乎输赢?”赵仲冬灵光一闪,可马上就否决了自己这个荒谬的念头,“胜负本身就是围棋最大的功利,职业棋手没有好胜心,那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这是绝不可能的。”

赵仲冬继续走着神,显然,对手已经敏锐地捕捉到棋面上的关键点,而自己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所以,这盘棋高下立判,自己已经输了。

赵仲冬让自己放松下来,将头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默默养神。

果然是岁月不饶人啊,身负“最后计算师”之名的自己,竟然在告别赛上,将自己最引以为自豪的计算力也输给了别人。

这就是命运吧,在他失去一切希望的时候,又给了他希望,可是最后,却让他彻底地输掉,还是输得干干净净。

“还真是像极了人的死亡,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啊。既然这是自己的命运,那么就得直面人生,接受事实。”赵仲冬露出苦涩的微笑,自我安慰着,“再说,这不过就是一盘棋罢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要将两颗或者以上的棋子丢到棋盘上,就算认输了。

赵仲冬缓缓睁开眼睛,右手伸到棋盒中,抓起了两颗棋子。突然一阵晕眩袭来,头部剧烈地疼痛,赵仲冬不由自主地呻吟了一声,放下了棋子,只顾着双手用力揉着太阳穴。

好半天才缓过气来,赵仲冬咬着牙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这局棋。”

右手再次伸向棋盒,眼睛无意中瞥向棋盘,突然,宛如时间停止了一般,赵仲冬的动作凝固了。

那个关键点,赫然还是空着的!

也就是说,崔呈秀虽然看到了那个关键点,但却没有占领。

“为什么会这样?”赵仲冬惊呆了。

“是崔呈秀下了随手棋,还是他刚刚才确认了这个关键点?”赵仲冬充满了疑虑,“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

“不可能!这样的棋力,即使是围棋天才少年,也要付出毕生的努力才能达到,就算崔呈秀可能是一个阴谋,但这个关键点绝不可能是阴谋。”赵仲冬当然清楚找到那个关键点所需要的计算力。

“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再次心灵窥探了。”赵仲冬默默想着,他没想到自己将在一天内连续两次使用心灵力量,这似乎有悖自己设定的原则,“不过,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