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太讲哥儿们义气(第3/4页)

大家都点点头。现在,同学们终于明白了教师节那天邝老师为什么不像其他老师那样高高兴兴地收下礼物。在那乱糟糟的课堂秩序之后,再面对装磺精美的礼物会是一种什么心境?难怪他说“你们给我好好听课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同学们常怨老师不理解自己,可同学们对老师又是否理解呢?老师忍受着种种困难,从不向学生诉苦,他们对自己的苦痛缄口不言。如果同学们连为我们付出如此爱心的老师都无法理解。那么如何去理解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明年3月12日植树节,我们替邝老师种荔枝树;以后每年也都会有人种!”

江老师跟着他们走进一家小饭馆。饭吃完了,江老师先起身一步,付了钱,然后说:“等你们以后长大工作了,再请我吃餐‘劲’的。”

“江老师,我爸说如果能在中学期间遇上几位好老师,那么对人的一生都是受益无穷的。”萧遥说。

“我们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你们很有头脑,有见解,也有才华,在不少方面我还不如你们。王笑天你会漫画,我很欣赏你的观察力,技巧也不错。”

“老师。快别提那漫画了,我真后悔,总觉得对不起邝老师。”

“以后上课可得好好听讲了。别再拿老师作模特了。你若真喜欢画画,就课余画。邝老师岁数大了,别说你们做学生的,就是我们都很尊重他。还有余发,别再睡觉,学点知识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多学点总不是坏事吧。钱确实很重要,但绝不是人唯一重要的东西。江老师讲得很诚恳,“你们生活在这个年代,又生活在特区,是件很幸福的事,也许你们自己没有感觉到,要知道中国还有许多儿童上不了学,还有许多人温饱成问题,你们在物质上是极大满足的,那么精神上呢?深圳的今天。是你们的父辈干出来的,他们的青春在特区闪光,那么明天呢?深圳的明天靠你们。这不能光喊口号,一定要有切切实实的行动。我刚来深圳的时候想。特区生活富裕,生活在蜜罐里的孩子志向如何?现在我发现深圳的学生都很有抱负,有志向,都是想当经理当老板的,都是想干大事业的,这很好。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不愿做小事,不愿从小事做起。你们说是不是?”

大家都笑了。

“今年报纸不约而同有个话题,就是谈发财,谈大款阔佬,谈经商之道,这不是巧合,而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大家都想当老板,当富翁,想一鸣惊人,想有所作为。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追求自己认为的幸福,不过要想当别人的老板,首先要当好自己的老板!我愿意成为你们的老师加朋友。

只剩下陈明在江老师身边,他们缓经走在大街上。夜幕正在降临,霓虹灯打开了,路灯也开始大放光明,好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专做夜市的小贩纷纷出笼。到处摆摊设点。“卖丝袜。丝袜大贱卖,15元一打!”有人吆喝上了。

陈明看着这一切,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如此庸俗地生活着。

这平凡的街头景色,使江老师察觉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被生活吸引住的感情。

“老师,你刚才说的邝老师的事很感人,但并不闪光。难道几十棵树就代表了人的一生?而且那些树一棵比一棵矮。是条下坡路,难道这就是人生意义所在吗?”陈明第一次采取了主动,“中学教师中不少是人才,可只是把别人的知识再转授给别人,只是连接符罢了。如果这些人当科学家、工程师,对社会的贡献岂不是更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为师者绝不可以用统一的尺寸去衡量他们。因为那样的结果只能像庸医给所有的病人开同一个药方一样。

江老师说:“你看问题尽管有偏颇之处。但见解独到。是的,中学教师里有不少人才,如果换个行当,他们的才干可能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但是社会却无法满足每个人的爱好,所以提倡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我不赞同,能当科学家的人去卖番薯你不觉得遗憾吗?”

“不能人尽其才的现象过去的确存在。改革开放之后改变多了,现在内地择业部有了一定的自由度,更甭说特区了。不过平凡的工作总得有人去做,社会需要红花也需要绿叶……”

“是的。这话很流行。可绿叶的价值也正是有了红花。如果只有绿叶,它的价值又何在?”

“你怎么知道在我的学生中就不会有红花出现呢?”

陈明不说话了。他就想当红花。

十六七岁正是多思的年华。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是多么需要能经常和一些比他们年长、比他们成熟、比他们深刻的人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