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3页)

齐鸣说得有些动情,程一路只是听着。他拿眼瞟了下赵守春,赵守春脸无表情,正定定地望着桌面。

齐鸣接着道:"新农村建设,我们要找到突破口。什么是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我看有两点,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力度,二是加速康居工程建设。"

"这个我同意。加大扶贫力度,关键是财政的投入。但搞康居工程建设,我以为还没有到时候。"赵守春说道,"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很多人都理解为单纯的康居工程建设。其实这不对,房子做得再好,农村文明上不来,新农村就只是形式。因此,我想建议:先由市级领导下去搞一些点,先进行探索,寻找适合于南州经济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当然,还得大家来定。"

赵守春说完看了看程一路,似乎是寻求程一路的支持。程一路浅浅地笑笑,说:"我觉得齐鸣书记和守春市长的意见都很好,二者并不矛盾,不过是个先后的问题。我赞成先由市级领导建一些示范点,以点带面,再进行全面推广。"

徐成和纪委书记高晓风以及其他常委,都基本上是沿着程一路的思路往下谈的。有的谈到了如何选择示范点,有的谈到了如何发动社会方方面面来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齐鸣最后做了总结,也是赵守春的意思。程一路听着齐鸣的话,不知怎么就想起任怀航和王士达来。在大部分地方,常委会是个很敏感的会议。倒不是议题敏感,更大的敏感是参会人员的心情和关系敏感。像以前,每次开会,任怀航和王士达都在暗中较劲。大家都明白,但都不能直说。所以常委会经常成了权力的较量会,特别是两个一把手权力的较量。常委会的发言,看似只是一次发言,但你的发言倾向了谁,往往对你的将来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定性的意义。程一路从进入常委会后,在发言中他坚持一个原则,一般不说,如果非得说,必须以书记的意见为准。在一些重大的议题上,他必定是先听了大家的意见,才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于书记与市长间矛盾特别大的问题,他保持沉默。他觉得他处在秘书长的位子上,那样做是他最正确的选择。然而,现在程一路和以前不同了。他现在是市委的副书记,而且是唯一的专职副书记。他有时感到自己成了齐鸣书记和守春市长之间的一个钟摆,来调节他们之间的平衡。最为庆幸的是,齐鸣和赵守春之间,并没有像大多数地方那样糟糕,而是互相配合得不错。赵守春的节制,是程一路在官场上很少看到的。而齐鸣也许因为刚到南州,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也是低调。一个节制,一个低调,至少在目前看来,常委会还是个没有火药味的常委会,还是个让大家比较轻松的常委会。

程一路正想着,方良华说话了。

方良华说:"我还有个事,正好提交常委会研究一下。"说着他看了眼程一路副书记,好像这事就是针对着程一路似的。"市委政研室的马洪涛同志,调到仁义快半年了。政研室工作的任务重,政策性强,没有一个好的主任,看来很影响工作。它的意义,我自然不必说了,我想请大家研究一下,尽快地将人选配备到位。"

齐鸣望着方良华,问道:"有合适的人吗?"

"暂时还没有。"方良华说。

其实方良华心里有一个人选,他想把桐山县的副县长刘劲松调上来。这个人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又当过几年副县长,熟悉行政工作的套路。他本来想直接说出来,但是他得给其他领导有更多的余地。政研室主任跟其他职位不同,想竞争的人不多。不是这个职位不好,而是很多人不敢到这个位置上干。他预料不会有人提出其他人选,最后必定是让他来定,他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将刘劲松提出来了,也就会没有任何阻拦地通过了。

赵守春问组织部长徐成,"有合适的人选没有?"

徐成答道:"真的难找。这位子不仅仅是个职位,关键是要做事。"

方良华又看了一眼程一路副书记。程一路正在低头喝茶,茶的雾气,罩着他的脸,看不出什么表情。方良华心里清楚,要能提出人选,最大的可能就是程一路。程一路现在在南州的位置,谁都知道。他说的话,只要说得出,就一定能行得通。

果然,程一路说话了:"良华秘书长提出政研室主任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考虑。马洪涛下去后,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现在既然大家提出来了,我说一个人选,请大家研究。"

程一路的话让方良华一愣,他没有料到程一路会提出人选。

"这个人大家也熟悉,文化局的副局长余百川。"程一路说着又喝了口茶,"余百川同志早些年曾在市委政研室当过秘书,到文化系统后,当了五六年的副局长。工作表现是很不错的,理论水平也是很高的,行政组织能力也是很强的。这个人到政研室来,应该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