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在省城,天天上着班,似乎对过年的感觉没有这么明显。但是在桐山,小县城里从腊月初开始,街道上的人明显增加了。一些挂着外地牌照的车子,也从遥远的地方回到桐山来,这都是在外赚了钱的小老板。而桐山县内的大老板,特别是那些矿老板,也正在结账,发放工资,然后回城市过年。外面的回来,这里的出去,一来一往之间,把桐山经济的特色全部挑明了。

杜光辉这几天正忙着下乡慰问。上一个星期,他一直在桐山,接待强总派来的林山矿项目洽谈小组。这小组的负责人,不是什么副总或者什么行政官员,而是强总后面的总工,姓姚。组员也都是些技术人员。他们一到桐山,就扎到了矿上。白天在矿山,进矿洞勘察。晚上,回到县城,他们还得进行数据分析。闲下来的时候,杜光辉和他们谈到强总。他们说:“强总是国内少见的私营矿主。你看看,全国这么多私营矿,有几个有专门的技术队伍?我们的总工,以前是矿业大学的教授。强总有一句口头禅,叫没有技术就没有安全,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

这才叫真正的企业家!杜光辉想起平时见到的那些矿主,个个抽着烟,腆着肚子,一副十足的暴发户模样。他们是向资源要钱,而强总则是向管理向技术要效益。看过一篇报道说:县城以下无企业家。虽然偏颇,但杜光辉觉得也还可信。这一年来,他接触了不少搞企业的,包括蓝天木业,包括一些矿主,还有联合化工。这些企业的老总,乍一看身后都有个红红火火的企业。但一分析,现代管理的成分几乎没有。企业就是老总,老总就是企业,除了老总,没人说话。而且,杜光辉曾做过一个小调查。桐山县内的企业,负债率都在百分之七十以上。是银行帮他们做企业的,每有剩余资本,就迅速地转到了老总个人账户上。花天酒地可以,做慈善时总是嘴上喊穷。严格意义说,这只是企业主,而非企业家。

早晨,杜光辉打了个电话回家,问凡凡感觉如何,凡凡说挺好的。凡凡元旦前和莫亚兰还有钱平一道,跟随着孙林安排的旅行团,跑了一趟海南。蕉风椰雨,着实让这三个人心情爽了好多。莫亚兰回来说:“去了一趟海边,人的心境也开阔了。本来还想着……现在无所谓了。人生还得向前。”

杜光辉说:“这就对了。其实跑一趟海南,也就七八天时间。看了风景,也就是一眼而过。关键是要感受大海的辽阔,感受自然的博大,感受生命的活力。”

凡凡是第一次看海,在海边,他躺在沙滩上,好像自己回到了童年。他对杜光辉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一刻,我真的想到了这首诗。回头一看,人生多么美好!就像这汹涌的大海,就像这激越的浪花。”

杜光辉笑了。

让凡凡和莫亚兰他们一道去海南,杜光辉的目的也很简单。休息,同时通过对大自然的体悟,重新焕发对生命的信心。面对大海,个体生命是渺小的;但同时,当你看到每一颗贝壳都在努力地往海岸上移动时,当你看到每一朵浪花都在海面上呈现美好时,当你听到大海在拼搏、在容纳、在辽阔时,你就失去了漠视生命的权利。珍惜美好,善待一切,这或许就是大海给予人类最深刻的启迪。

莫亚兰回来后,到医院又进行了两次化疗,总体上的感觉比以前好多了。更重要的,杜光辉看到她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莫亚兰说:“在大海边,我突然感到每一个日子都是新鲜的!”

“就是。每一个日子都是希望,每一个日子也都是重新开始!”杜光辉道。

上班后,杜光辉先是看完了最近的文件。连续几天没到办公室了,文件摞了厚厚的一堆。小王进来,说:“按照日程安排,上午杜书记是要到窝儿山慰问的。”杜光辉说:“知道了,通知乡里没有?”小王说:“昨天下午已经通知了。”很好,停了会儿,他又道:“看看高玉主任在不在,如果在,让她跟我一道过去。”

小王下去后,杜光辉起身站在窗前,看了会儿早已落光了叶子的枫树。这院子里,前面是香樟,一年四季都是绿的;而后边,却是些杂树,有枫树,有栎树,甚至还有一株桑树。现在,这些杂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地上的草也变成了枯黄色。靠近院墙的地方,不知是谁栽下的一株白梅,这时候却在开着,虽然只有三两朵,但还是显出了少有的生动。这梅真是孤寂的。很少有人到这后边来。即使看看,也很少。像杜光辉这样,站在窗前注视它们,或者被它们注视,大概是少之又少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