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第6/7页)

贾士贞听后,沉吟片刻说:“常书记,您批评得对,我也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但说我是出风头,想创造政绩,这意见我很难接受。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农村体制改革最早取得成功,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总结改革的经验,唯有干部人事制度,仍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实际上大多数干部和广大群众一直都在看着我们,殷切地期待着我们。可以说我也是冒着风险试水,在摸着石头过河。至于我个人,常书记,你说如果我把权力看得很重,如果我有私心,我要改革干什么,要公开选拔干部干什么?这不是自己缩小自己的权力吗?如果像过去那样,由领导决定人选,组织部考察,形成方案,提交常委会研究,这样可以让许多干部整天围着组织部转!跑官的、要官的、买官的。那才显出权力的重要,那样我这个组织部长不是有更大的权嘛!”

贾士贞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常书记也默默地听着贾士贞的一番话。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常友连找不出任何理由去指责自己的下级。市委书记的权力至高无上,可是他也是血肉之躯,也和常人一样,吃的是五谷杂粮,有着同样的七情六欲。正是由于这一点,他才想在这个时候把自己的秘书提拔为副县级,或许他也意识到以后要按过去的办法提拔干部不那么简单了。然而,尽管从理论上常友连无法对贾士贞的一番理由进行否定,但是他对贾士贞渐渐地产生了看法,不知为什么他的心情更加复杂而矛盾起来。

室内静了下来,两个人都默默地坐着,此刻贾士贞和常友连似乎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贾士贞明显得感觉到,常书记对他的态度和刚来时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对他还是士贞长士贞短的叫着,但是俩人之间的距离不是越来越近,反而越来越远了。特别是常书记看他的眼神,那眼神好像看一个陌生人似的。也许贾士贞刚来时,常书记的职务意识还没一下子形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贾士贞作为省委组织部市县干部处长的意识在常友连的心里已经淡去。如今的现实是,他常友连现在是市委书记,贾士贞只是一个市常委、组织部长,是他的下级,职务差距的意识已经渗入常友连的每个毛孔。常友连重坐回自己的位置时,他表现得是那样坦然和从容。他习惯性地拿起桌子上的中华牌香烟,自己抽出一支,又把香烟推到贾士贞面前,随后拿起打火机,一边走到开着的窗子旁边,一边点燃了香烟。看样子常友连对自己在办公室里抽烟很注意。他只是站在窗口,对着窗子流动的空气抽了几口,然后又回到座位上,把大半截香烟熄灭在烟缸里。

这时贾士贞的手机响了起来,他从包里取出手机,是卫炳乾。贾士贞关掉手机,随后说:“常书记,有事您随时给我打电话。”常友连笑笑,示意他可以走了。

贾士贞虽然庆幸卫炳乾的这个电话打得太及时了,解了他和常书记之间的尴尬。但是他突然意识到,常书记可不是别人,而是他的顶头上司,是全市六百多万人口大权在握的一把手!他就这样找个借口走了,心里有些不踏实。

贾士贞回到办公室,卫炳乾把信息中心统计结果送了过来。计算机已经把每一个岗位上报考的人员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出来。贾士贞看着看着,兴奋得叫了起来,说:“炳乾,你考得不错啊!你看,在报考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人员中,你拿了头名状元啊!”

卫炳乾最先看到自己的分数,心中自是欣喜若狂,但表面上他却装作镇静。他真的没有想到,市委组织部领导在制定政策时,除了满正科四年之外,还表明现任正科并在副科岗位上连续工作七年以上的同志也可以报考,否则他卫炳乾再有才能也没有资格参加考试呀!卫炳乾的心里如同涨满潮水的河床,内心的喜悦不时往外溢。他想了半天,才红着脸说:“贾部长,谢谢你对我的关心,眼前这一切我做梦都没有想到。不管后面是什么结果,我都会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贾士贞说:“其实干部队伍和各行各业一样,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你看,我们组织部上次选拔的几位科长居然有三人进入报考岗位的前三名,还有两人都在第四名。”

卫炳乾一看,赵欣报考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成绩为第二名,汪为民报考的副县长排第一名,另一个综合干部科长报考市政府办副主任排第一名,孙中溪和组织科科长都为第四名。

其实,在是否允许刚刚公选进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也参加副县处级领导干部的竞争问题上,贾士贞不仅反复考虑过,而且广泛听取了市委组织部内外同志的意见。他们虽然都是刚刚考进市委组织部的,但是他们原来都是在正科级领导岗位上干了多年的同志,如果不考到市委组织部来,他们都可以报考副县级,不能因为考到市委组织部了,就不给报考副县级的机会。那样做显然不合理的,这样做同样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