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又到关键时刻

四十二

火热的夏天还没有过去,八月的臾西平原热得就像个大蒸笼。对于西臾人民来说,闷热依然让人受不了。贯穿西臾四县两区的臾山山野,大片的苍绿,农村又是一个丰收年。穿过城中,流向远方的河流山溪清澈澄碧,水波映照着蓝天白云,反射出太阳金银般灿烂的光辉。山坡上到处绿意盎然,野花缤纷,田野里到处是丰收景象,大自然和西臾人民的生活都随着丰收季节的到来而变得丰富多彩。

西臾这座改市后重新组建的新型城市,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展现出她年轻生命的活力和生机。当你迈步走在崭新而整齐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像展开双臂的少女,托着绿色的阔叶;形态别致的街心花园,五颜六色的鲜花,耀眼夺目。臾河两岸垂柳依依,河水清澈透底,垂柳下情侣相伴,携手漫步;大街上,姑娘们身着鲜艳的衣裙,满目流彩飞霞。这座发展中的农村城市,让人感到清新舒畅,豁然开朗;从繁华的大城市初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是的,就在这个火辣辣的日子里,西臾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正忙得如同这时候的天气一样。

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文化考试已经迫在眉睫,上午九点时,贾士贞赶到市教育局,一百三十名监考老师和各学校的领导都到了。教育局的五个局长簇拥着贾士贞,进了会议室,局长缪斯平做了重要讲话,最后贾士贞强调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希望各位老师要像对待高考那样严肃而认真,发现考生作弊,不管是谁,一律按零分计算。如果发现监考老师帮助考生作弊,不会像上次一中吴怡宣那样仅仅通报一下就算了,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

从教育局出来,贾士贞直接去了公安局,七十名警察已经集中在市公安局会议室,鲁晓亮讲话后,贾士贞只说了一句话,希望大家把这次监考当做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经过上次市委组织部选拔干部的考试,贾士贞虽然总结了经验教训,但是不同于上次的是,上次只有二百四十多名考生,八个考场,而这次考生人数是上次的八倍多。

玲玲和岚岚还在甜蜜的梦乡中,贾士贞吃了玲玲头一天晚上为他准备的早点,刚出家门,小苗的车已经到了。贾士贞来到市教育局,和缪斯平简单开了碰头会,就上了向公安局借来的警车。主要街道上都已经拉起横幅,“公开、公平、公正选拔领导干部”、“热烈祝贺全市首次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文化考试成功”、“热烈欢迎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的同志”、“祝同志们考试成功”……

贾士贞检查完八个考点,看看表,已经八点整。这时考生已经纷纷来到考点,工作人员正从警车里取出考试卷。接着考点负责人宣布监考老师的名单,随后,监考老师领取考卷,分头来到各考场。

八点十五分,缪斯平向各考点发出信号,监考老师迅速分发考卷,还差一分八点半时,缪斯平再次发出信号,考生们翻开考卷,进入紧张的战斗。

在中国,大凡读过书的人,都经历过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考试。考试才是真正检验一个人真才实学的标尺,考试才是最公正的天平。只有坐在考场里,人与人之间才是真正的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贫富差别之分,更没有职务大小之分。是真是假,是虚是实,通过一张考卷,便会一目了然。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办法比考试更能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呢?或许有人会说,不见得考试分数高,能力就强。有人曾指责大学里成绩好的学生,称之为“高分低能”,但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低分就高能吗?有人指责贾士贞吹捧文化考试的办法选拔干部是“八股取仕”。然而,贾士贞不是没有想过,通过文化考虑选拔人才不仅在中国是这样,而且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在没有新的良策之前,文化考试仍然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办法。文革期间层取消文化考试,中断了高考制度,靠推荐上大学的办法不是没有尝试过。实践证明,那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恢复高考成为全国人民的心愿,为此中断10年的高考,于1977年又恢复了。

何况这种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考生,他们本身就已经是副县处级和科级干部了。或者说那些靠找关系,跑官要官,买来的官员们,他们的能力就一定强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具有相当高文化知识的人。权力和人的素养未必同步增加,如果一个文化粗浅、素养不高的人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那才是一件令人担心、让人悲哀的事呢!同样的权力,掌握在不同修养的人手中,会产生不同的后果。毫无疑问,我们国家现在正急需解决把各级权力交给什么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