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千头万绪(第8/9页)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朱化民沉住气了,听完了贾士贞的意见,他没有发言,站起来转身拿起热水瓶。他正要给自己倒水,突然想到旁边的常书记,于是给常书记添了水,又在自己的杯子里倒了满满一杯,随后坐下来,慢慢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小口。过了一会儿,朱化民才慢慢抬起头说:“我的意见刚才说了,不再重复了,请常书记定夺吧!”

贾士贞一听就听出来了,朱副书记是坚持自己意见的,他把皮球踢给一把手,看一把手怎么办。贾士贞心里也清楚,拿到常委会上的干部问题,哪有不通过书记的。其实常书记不同意让高兴明进市政府班子的,朱化民是知道的,只是忽视了一点:真的是常书记看上的人要提拔到副市级的干部,哪里需要在常委会上如此争论?如果常书记要把高兴明提拔为副市长还能让他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上干那么多年,到了五十一岁还没有说法?恐怕早就当上副市长了。当贾士贞把高兴明的情况向常友连汇报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时,常友连不愿意为高兴明扛那样大的责任,但又觉得有些对高兴明交代不过去,差不多和朱化民有同样的想法。但是上面三令五申强调干部不能带病提拔,不管怎么说,市政协副主席是副市级领导,算四套班子呀!记得在他到任不久,有人建议让高兴明下去当县委书记,常友连说,对这个人还把握不准,县委书记毕竟责任重大,看看再说。高兴明早在几年前就想下去当县委书记,只是朱化民没有同意,朱化民承诺过将来解决他在副市长。如果那时他下去当县委书记了,说不定副市长早当上了。也许高兴明在常书记面前表现不突出,以至于他到底怎么当上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常书记也从没有去探究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常委会真的不能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来抉择一个干部了,他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常书记身上。常友连反复地考虑,一边是政工副书记,一边是常委组织部长,他要维护整个常委班子的团结。会场上一阵沉默,常委们都在静静地干坐着,有人端着茶杯,做出喝水的样子,却又喝不下去。开常委会是他们最不缺水的时候,这样的会议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

常友连思考了半天,终于说:“这事再放一放,等一等,贾部长继续汇报。”

贾士贞看看常书记,摆弄着手里的笔记本,心里有些不快,心想一把手怎么能优柔寡断呢!不过他知道,他今天汇报的三个干部,除尚以军之外,都是疑难问题,现在他要汇报的就是下臾县委书记,一个比高兴明更有重量的人物。而且他感觉到,常委们对乔柏明的争论将超过高兴明。因为他在向朱副书记汇报乔柏明的问题时,朱化民差点跳起来,要不是他点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朱化民连拿到常委会上讨论都不会同意的。在乔柏明的问题上常友连的态度倒是坚决的,大概他已经掌握了一些乔柏明的资料,所以他也主张立即免掉乔柏明下臾县委书记的职务,至于让他做什么,常友连到目前还在犹豫。

贾士贞在汇报乔柏明的问题时,态度非常不同一般,加上刚刚听了鲁晓亮的汇报,看了韩士银的日记,就更加气愤了。那些对一个县委书记来说,件件都是致命的,但是贾士贞并没有托出乔柏明所有的问题,因为有些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没有完全清楚,一时半会他也很难弄清楚。正因为贾士贞是市委组织部长,所以在干部问题上,他不能含糊。如果还让乔柏明在下臾继续当县委书记,一旦问题暴露了,他这个市委组织部长脸上也没有光彩。所以在汇报乔柏明的一些情况时,他说:“我认为乔柏明已经不能再在县委书记的位置上干下去了,必须马上免职。”他故意停了下来,观察朱副书记的表情,又说,“至于怎么安排,我想先让他到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去任副主任。”只见朱化民眉头一皱,欲言又止,随后转脸看着身边的常友连。常书记沉思了一会,清了清喉咙,接过贾士贞的话忙说:“乔柏明这个人怎么变得那么快?”常书记突然说了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让贾士贞满脸疑惑地抬头看着他,他觉得常友连这人有点怪,不像其他那些一把手主观武断。高兴明工作的问题,乔柏明工作的问题,他都不止一次向常友连汇报过,希望他在小范围内统一下思想;而他听了汇报之后,没有明显的倾向性,甚至让贾士贞个别同朱副书记沟通一下,最后意见是到常委会上讨论。

过了一会儿,常友连说:“按照乔柏明的工作能力和资历、年龄,当个副市长,或者市委常委是没有问题的,可现在怎么办?有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确实有些棘手。请大家再议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