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选举前侯卫东遭人举报 用改制解决火佛煤矿(第6/7页)

秦勇道:“水泥厂欺负人,不肯跟我们谈。”

“我等一会儿要跟黄亦舒见面,问一问他们的理由。但是,你们和水泥厂闹得太僵,到时逼得水泥厂自己开石场,你们就断了财源。”

秦勇似笑非笑地道:“水泥厂要开石场,只怕土地不太好落实。”

这几年上青林形势发展得很快,秦勇在独石村开了三个石场,手底下有一群上青林的年轻人,在上青林很有些威风,这一次就是他带头与水泥厂较量。

侯卫东认真看了秦勇一眼,脸色沉了下来,道:“秦勇,你是搞企业,不是黑社会,若是不知进退,惹到县里下了决心,只怕得不偿失,只要停了你的炸药,石场立刻就得停止运转。”

秦勇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在侯卫东面前不敢造次,道:“侯叔,我只是觉得水泥厂压价太厉害了,我们几个石场的利润将越来越薄,停掉石头,也是为了砍价。”

见秦勇软下来,侯卫东拍了拍秦勇的肩膀,道:“有事情谈事情,如今是市场经济,谈,才是正道。”

离开了独石村,侯卫东心里发生了变化,暗道:“上青林终究是彪悍之地,秦勇算是代表了新生代势力,我们这一代人,老了!”

到了场镇,侯卫东分别给贺合全、唐桂元、江上山等村干部打了电话,这些人都还在村里任职,听说侯卫东上山,连忙赶到场镇。

侯卫东与这些老资格干部谈了心,最后约定,只要送往水泥厂的石材涨价百分之十五,他们仍然愿意与水泥厂合作。秦勇虽然心有不甘,见大家都同意百分之十五的标准,也就作罢。

两点钟,侯卫东与庆达集团老总黄亦舒见面,他作为中间人,帮着石场讨价还价,约定给石材涨价百分之十九。

这一次上青林之行虽然圆满解决了问题,侯卫东却感觉到危机,此时,煤矿已经改成股份制企业,他下定决心处理掉石场,免得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回到沙州,他立刻给曾宪刚打电话,谈到了芬刚石场以及狗背弯石场。

曾宪刚道:“你要卖石场,为什么要卖?现在正是建设时期,建材生意好做。再说,我在岭西,也没有精力来管理更多的石场。”

宋致成恰好在一旁,兴趣很大,在曾宪刚耳边低语:“既然侯局长有意将两个石场转让,我们就接过来,只是这一段时间我们手头有些紧,现金要分批支付。”

曾宪刚捂着话筒,回头断然道:“你这是说什么话!”他把宋致成推到一边,道:“你到外面歇着,这是我和卫东的事情。”

曾宪刚劝道:“疯子,狗背弯是你一手建起来的,真的舍得卖掉?”

侯卫东心里确实舍不得这块基地,可是不放弃意味着以后麻烦不断,道:“形势逼人,我必须有所舍。”

曾宪刚道:“我理解你的想法,以后石场挂在我的名下,其他一切照旧。”

侯卫东摇了摇头,道:“我不能将风险转嫁在你的头上,这两个石场折价两百万,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了。”

曾宪刚也跟着摇了摇头,道:“三百万,我认了,就当做买股份,以后每年我再分三成利润给你,我不吃亏,你也有赚头。”

这是很优惠的条件,侯卫东将再也不管石场之事,仍然有固定利润,他还是摇了摇头,道:“算了,这个狗背弯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以后成本越来越高,拿三百万全身而退,不吃亏了。”

曾宪刚独眼有些湿润,道:“疯子,你以后当真就与上青林没有关系吗?”

侯卫东道:“宪刚,上青林在我心中有特殊地位,特别是你们几位老伙计,是我一辈子的朋友。”

曾宪刚是耿介之人,下了决心以后并不啰唆,道:“我尽快把钱给你转过来。”

“先别谈钱的事情,你家住在岭西,人不在上青林,石场管理是个难题。”

除了芬刚石场、狗背弯石场,曾宪刚还管理着他自己的一个石场,以及田大刀老石场,他接过这四个石场以后,上青林石场五大老板的格局已经不复存在,碎石协会更是名存实亡。

曾宪刚与侯卫东不同,他的职业就是做生意,因此并不怕麻烦,道:“以前跟着我的那些年轻人,曾宪勇开铅锌矿,已经是自立门户,其他人大部分无所事事。我准备给他们找些事情来做,让他们分别去管理四个石场,我定期回去看一看就行了。”

侯卫东道:“江山代有新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秦大江是我们的老兄弟,他如果还在,一切都没有问题。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秦勇和大家没有多少交情,水泥厂老总黄亦舒提起秦勇就摇脑袋,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曾宪刚也听说过秦勇的事情,道:“小宋给我提了建议,我准备成立一个建材公司,专门来管理四个石场,财务由我这边派人,这样就不会混乱。至于秦勇,对我来说应该不是大问题,秦勇和秦敢都是我看着长大的,而且秦敢开铅锌矿,我支持过,他们不会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