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得罪一次,要弥补无数次 好的项目就如臭肉(第5/7页)

第一个找上门来的是黄二。侯卫东正在和沈东峰谈事情,黄二提着包来到了办公室,他穿了一件白色的短袖T恤,轻松而随意,进门道:“侯局长,给你添麻烦来了。”

沈东峰不认识黄二,可是见来人神情,猜到应该是有点背景的年轻人,便有意回避,道:“侯局,下午开办公会,我将刚才商量的事提出来。”侯卫东道:“别急,你等一会儿,我还有事情没有讲完。”

听到侯卫东如此说,沈东峰又坐了下来。

“这是常务副局长沈东峰,这是黄总。”

沈东峰一听到“黄总”两个字,立刻想起眼前之人是谁,他觉得坐在这里不太合适,又站了起来,道:“侯局,黄总,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些事情。”

黄二矜持地点了点头,目送着沈东峰离开了办公室。他今天到侯卫东这里,并未寻得父亲黄子堤的支持,只是扯着父亲的大旗来做虎皮。

黄二得知农机水电局将修办公楼和培训基地之事,难得地回了家。在中午时间,黄子堤坐在客厅看电视,见儿子进了门,道:“真是稀客,还知道回家。”

黄子堤每次看见儿子的披肩长发,就气不打一处来,教训道:“你现在好歹也是黄总了,别把自己弄成文艺青年,现在不流行这个了。”

黄二懒散地靠在沙发上,道:“国内的人总是不做正事,专门盯着别人的私事,我留长头发是我的自由,并不碍着谁。”又道,“听说农机水电局有办公楼和培训中心,我想做这单生意,你出面给那个侯卫东打个电话。”

这几年来,黄子堤在沙州位高权重,出面办事皆迎刃而解,顺风顺水,只是在侯卫东面前碰了个钉子。听说是农机水电局的事情,黄子堤道:“侯卫东的头又臭又硬,很不好剃,如今沙州生意这么多,何必盯着水电局,你换个项目,这个电话我不会打。”

黄二素来瞧不起自己的老子,斜着眼睛道:“侯卫东算什么东西,你是市委副书记,他是小小的农机局长,我怎么觉得你还怕他。”

黄子堤气得够戗,指着黄二道:“你这是不知天高地厚,以前读大学时,说些不负责任的幼稚话还情有可原,现在出了学校还像以前那么天真,最好别做生意。你以为侯卫东就是侯卫东吗,侯卫东背后站着周昌全,站着祝焱,甚至还有吴英。”

“你跟着周昌全鞍前马后那么多年,我就不相信,为了一个侯卫东,他会跟你翻脸。”黄二始终觉得父亲窝囊,这是从小就形成的观点,很难改变。

黄子堤气哼哼地不说话。他和周昌全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论到亲密程度,他心知比不上侯卫东与周昌全。近一年来,周昌全两次到沙州,都是首先和侯卫东联系,由侯卫东全程陪同。

“我还是那一句话,现在生意多,不必非得吊在农机水电局这棵树上,而且这一次水利厅出资不少,谁知道里面有什么内幕,吴英是水利厅副厅长,这些人你惹不起,最好别瞎掺和。”黄子堤坚决反对去碰农机水电局的工程。

黄二出门时,说了一句,道:“我就不相信侯卫东有三头六臂。”

出了门,黄二到银行提了三十万现金出来,直奔沙州农机水电局。

“侯局长,听说农机水电局将修办公楼和培训基地,我想为农机水电局服务,承建这个项目。”黄二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侯卫东从各种渠道得知黄子堤与易中岭交往日深以后,他便不想成为黄子堤的朋友。而且水利厅的项目另有渊源,必须拒绝黄二。他在心里叹息一声:“黄子堤,看来我们俩的八字真是不和!”

“感谢黄总对农机水电局的关心,关于此项目,今天下午我们要开班子会,会上要研究招投标的事,局里会综合考虑。”侯卫东对黄二打起了不痛不痒的官腔。

官腔这东西,是经过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积淀的精华,它和算命先生的语言差不多,事前听起来给人以希望,事后又总是能自圆其说。

黄二显然听懂了话外之意,道:“那还请侯局长多关照,我不打扰了。”他站了起来,潇洒地向侯卫东挥了挥手,便离开了办公室。他来时带了一个手包,走时将手包放在了椅子上。

开车离开了农机水电局办公室,黄二拿出手机,给侯卫东打了电话,打电话时开启了录音功能。

“卫东局长,我是黄二,刚才走得匆忙,忘记了一件事情,我到海南去了一趟,买了一点小特产,放在椅子下面,请你笑纳,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侯卫东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情,正要拒绝,黄二已经挂断了电话,再拨打回去,已经关机。

手包放在椅子下面,侯卫东提上桌子,拉开拉链,里面全是钞票。看着这个手包,侯卫东很鄙视黄二的办事方法。这种方式固然已经被淘汰,不过,黄二是黄子堤的儿子,这事就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