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方在低谷的时候,是结盟的最佳时机 关系疏远以后很难复原(第6/7页)

山庄绿树成荫,停了好些小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官家车。秦飞跃和侯卫东单独站在山庄一个小平台上,秦飞跃道:“这个望城山庄曾经害了我,现在我把山庄买了下来,由你嫂子在经营,是益杨最有特色的餐馆之一。”

侯卫东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道:“做餐馆没有多大意思,煤炭行业不太景气,正是下手的好时机。”

秦飞跃以前当过乡企业局副局长,又做过青林镇长,对煤矿很熟悉,道:“煤矿行业前景远大,但是道路曲折,投入资金大,风险也高,我不想折腾了。如今餐馆生意好,找的是现钱,没有风险。”

进入了新千年,干部思想突然得到了大的解放,做生意这个以前很受禁忌的话题,已经不是禁区了。

侯卫东用眼光瞟着黄二,低声道:“他是来开发区圈地?”

“嗯。”秦飞跃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同样是高干子弟,他和步高是两样风格。”

“你得注意,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到时莫把自己折了进去。”侯卫东点了一句,不过没有说得太透。

秦飞跃听得很明白,道:“我有分寸。”

坐上酒桌,按照主规则,侯卫东的职务最高,理应坐在主宾位置。按照次规则,老师、老领导等也可以享受主宾位置。侯卫东采用了次规则,将秦飞跃按在主宾的椅子上,道:“秦主任是老领导,别跟我和刘坤客气。”

秦飞跃被迫坐在主宾位置以后,感慨地道:“网上有句话,叫做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果然很有道理。侯卫东当了局长,刘坤当了市委的科长,我不服老不行了。”

侯卫东细看秦飞跃,鬓角已是泛着白色,与初相识的俊朗之态相比,已有明显老态。

黄二受到易中岭影响大,对侯卫东积了一肚皮怨气,他斜着眼睛看着侯卫东,似笑非笑的样子,故意去用言语刺激侯卫东:“侯大局长,什么时候照顾一点生意,我绝对懂得起规矩。”

侯卫东并不将黄二当成自己的对手,心平气和地道:“农机水电局是小局,能有什么工程。”

刘坤与侯卫东暗自较量了好多年,一直不太服气,见黄二主动挑衅,也去添一把火,道:“农机水电局近几年大工程不少,竹水河第二水电站就要动工,这个工程光是基础工程,侯局的手随便松一松,也就能造就几个百万千万富翁。”

秦飞跃见刘、黄两人将矛盾集中到了侯卫东身上,忙道:“大家别光顾着说话,喝酒,喝酒。”

与秦飞跃碰了杯酒,侯卫东暗自琢磨道:“黄子堤也算是人物,怎么他儿子黄二就是这个水平?如果让黄二搞下去,迟早要出事。幸好我当初还没有用成津工程来换取黄子堤的支持,否则后患无穷。”

吃完饭,侯卫东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望城山庄。

趁着秦飞跃送侯卫东时,刘坤对黄二道:“侯卫东心机挺深,你今天让他吃了瘪,小心报复。”

黄二一脸不屑地道:“我早就看不惯侯卫东了,他就是水电局的破局长,得瑟什么。”

刘坤有意无意地煽风点火,道:“侯卫东这人心狠手黑,喜欢背后捅刀子,我们敬鬼神而远之,别招惹他。”

黄二不以为然地道:“以前他当县委书记,我还让他几分,如今他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黄二又哼了一声,道:“他的靠山周昌全是兔子尾巴长不了,何况侯卫东。”

这一次刘坤是陪着黄二来察看益杨开发区的土地,察看一圈以后,黄二并不满意。

刘坤劝道:“益杨在四个县里条件最好,我觉得还行,有两块地虽然偏了些,可是随着开发力度加大,很快就会成为黄金宝地。”

黄二摇头道:“益杨最好的地块都被步高占得差不多了,我不想喝残汤剩水,到成津去看看,曾昭强比马有财耿直得多。”

正说着,黄二接到岭西朋友的电话,在门口与秦飞跃打了个招呼,急急忙忙开着车先走了,把陪同的刘坤等人留在了益杨。

秦飞跃回到酒桌上,问道:“黄总走了?怎么这样急?”

刘坤道:“他接到岭西一位朋友的电话,有些急事,先告辞了。”

秦飞跃道:“那两块地应该还是不错的,如果黄总有意,就过来联系,现在都是招拍挂,还得商量具体办法。”

“黄总对这两块地不太满意。”

听说黄二没有看上这两块地,秦飞跃松了一口气。

这两块地是开发区比较完整的地块,而且益杨新车站将搬到附近,届时肯定要增值,已有不少领导为了这块地打招呼。黄二退出,自然是一件好事。他故意道:“黄总手里资源多,他的钱应该用在最出效益的地方,益杨开发区这块地虽然不错,但是还得等到相关配套措施,一是时间慢了,二是变数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