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做只会拎包的市委书记秘书 老本行新挑战 (第6/9页)

第三天,侯卫东将正式稿子交给了周昌全。周昌全正在批文件,道:“这么快就写出来了,先放在这里。”侯卫东放下稿子,给周昌全茶杯里续了水,回到了秘书室,这时,包里手机响了起来。

周昌全配有两个手机,一部手机的号码是印在机密电话本上的,昨天,他将这部手机交给了侯卫东,另一部手机的号码很保密,只有少数重要人物知道号码。

“侯秘,你好,我是建委柳大志,关于南部新区几个楼盘的事情,我准备向周书记汇报。”

侯卫东翻了翻周昌全的活动安排,道:“今天的安排已经满了,只能等到明天,等我给领导汇报以后,再通知你。”

建委主任住进医院以后,建委副主任柳大志便以副主任的身份在主持建委工作,他一直想由副转正,却总是不得要领。他给侯卫东打了电话以后,立刻又给张小佳打了电话,道:“听说你从上海学成归来,今天晚上建委几个老同志准备给你接风洗尘,就在建委宾馆,对了,请侯秘书一起参加。呵,他以前在益杨县委办时,我们就见过面,侯秘书前途无量啊。”

“小侯,你过来。”周昌全摘下眼镜,抬起头来,道,“你看过我这一段时间的讲话?”

侯卫东见周昌全脸色并无不快,老老实实地道:“文章要上《沙州日报》,我觉得压力很大,这几天临阵磨枪,把省报、市报的相关文章都收集起来研究了一番,还收集了您的不少讲话材料。”

周昌全脸上略带了一丝笑意,道:“这篇文章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有两个缺点,一是思想与实践结合得不太好,需要打磨;二是东南沿海各个地区的特点并没有抓得太准确。”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本子,道,“这是我的随行笔记,记着我的心得,关于几大区域的要点,就记在折叠的那一页。”

“你去将折叠的那一页复印了,这是我的私人笔记本,其他的内容不要看。”周昌全看了看表,道,“我到小会议室开会,如果步市长过来,你让他等一等。”

周昌全要听取组织部部长赵东汇报部分区县领导调整的初步方案,这是市委今年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也是体现市委权力的重要环节。

小会议室,黄子堤、赵东、洪昂已经到了,正在有一句无一句地聊着。见周昌全进来,赵东脸色顿时严肃起来,翻出笔记本,摆出汇报的架势。

“周书记,按照您的指示,部里对区县班子和部分市级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摸底,初步拟订了一个调整方案。”赵东是今年3月从省委组织部派下来任职的,也就三十五六岁的年龄,头发梳理得很整齐,精神抖擞,一副年富力强的模样。

周昌全书记接过打印好的材料,一边听,一边认真地看着,这里面的名字都是冷冰冰的,但是在他脑里却是鲜活的形象。等到赵东汇报结束后,他没有表态,对黄子堤道:“子堤书记,你有什么意见?”

黄子堤道:“我与赵东同志推敲过好几次,方案虽然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总体上还是可行的。”

周昌全道:“区县班子调整不成熟,暂时不动,只将市级部分调整方案提交给常委会。”

黄子堤又道:“我估计对建委主任的人选会有争议。”

周昌全沉默了大约有两三分钟,道:“还是按照这个方案,不变。”

在沙州市,人事工作素来是由周昌全紧紧把握,每一次有重大人事变化,都要由组织部部长、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和他提前进行研究,然后上书记办公会,最后才提交给常委会。

他的观点很鲜明:“党管干部,就是体现在具体的用人上,管不住人,党委权威就会受到动摇。”

侯卫东接过这个烫手的笔记本,赶紧到了文印室。周昌全特意交代是私人笔记,自然有保密的内容,他不敢马虎,守在文印室里,看着工作人员将那一页复印了下来。复印结束,拿着墨绿色的笔记本,他禁不住涌起了好奇心,暗道:“这是市委书记的笔记本,里面应该有不少关于沙州的隐秘。”

强忍着好奇心,侯卫东将笔记本放进了抽屉。他不愿意耍小聪明,小聪明是智慧的大敌,弄巧成拙是对小聪明最好的注解。

一个小时以后,周昌全与洪昂一起回到办公室,两人说了会儿话,洪昂才离开。

等到洪昂秘书长离开,侯卫东从抽屉里取出笔记本,恭敬地给周昌全送了过去。

周昌全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接过笔记本,随手放在桌头。等到侯卫东回到隔壁的秘书室,他拿起笔记本翻了翻,见里面的几处粘连处依然如故,便不动声色地将笔记本放回原处。

昨天晚上,周昌全将笔记本的六七处用胶水轻轻粘住,如果有人翻动了笔记本,这些粘连处便会断开,这是他的小手段,已经隐秘地检验过数位秘书。小手段虽然有损市委书记高大伟岸的形象,却很有效,这是他的隐私,永远也不会让第二个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