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关键时刻,不添乱就是帮忙(第6/20页)

还有一个更鲜为人知的事实是,英国人开始依赖中国茶,尽管后来一些英国商人从中国引进茶树在英国种植,可产量一直不高,茶质也远没有中国的好。英国人喜欢喝的,还是直接来自中国的成品茶。很快,英国成了中国茶最大的进口国,大到引起了英国王室恐慌的程度。

西先生既然是英国人,自然也爱喝茶,同时,他本人也算是茶叶商人,品茶的功夫,还真不是盖的,绝对一流。

王顺清深知这一点,所以给西先生上的茶,不是一般的茶,而是湖南黑茶中的极品,十年的黑美人。西先生喝茶的时候,王顺清去了隔壁,对杨兴荣说:“你派几个人,去把胡师爷找来。不管胡师爷在哪里,在干什么,一定要快点把他接过来。”杨兴荣虽然不明白王顺清的意思,但也知道,这是命令,必须立即执行。

杨兴荣离去之后,王顺清又处理了一点别的事,才回到正堂。

正堂里,西先生和王顺喜喝茶聊天,他倒也不急,毕竟心里有底,王顺清不可能和他完全闹翻,只需要安心等待王顺清说出目的即可。王顺清也不想太快进入主题,所以主动开口:“西先生,这个茶怎么样?这可是十五年的陈茶黑美人,比你运来的鸦片可是贵多了。”

西先生说:“NO,NO,NO,王大人说的,也对也不对。”

王顺清问:“怎么对?怎么不对?”

西先生说:“这确实是黑美人,也确实是极品陈茶。”

王顺清又问:“那什么不对呢?”

西先生说:“时间不对。这不是十五年的陈茶,最多只有十年。”

王顺清想和西先生抬杠:“十年还是十五年,难道真的喝得出来?我就不信。”

西先生说:“茶叶这种东西,每放一年,就是一种不同的味。只要你静下心,用心去品尝,这种味,是一定可以分出来的。别说五年的差别,如果时间不是太长的话,一两年的差别,都可以分出来。就像酒一样,每一年的味道都不同。”

王顺喜说:“西先生品茶的功夫,真是举世无双啊。”

“老子日你个乖。”王顺清说,“老子不信,你西先生真的有这种本事,别是蒙对的。来人。”

随着王顺清一声大叫,进来一名汛兵。

王顺清说:“去,把我另一种黑美人拿来,给西先生尝尝。”

汛兵不明白王顺清所说的另一种黑美人是什么,呆在那里。王顺清招了招手,汛兵走到他的旁边,他将嘴附在汛兵的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汛兵点头,离开。

西先生听说要拿另一种黑美人,大感兴趣,问:“王大人莫非有好几种黑美人?这种茶,目前在市面上可不多见。”

“既然西先生知道这种茶矜贵,肯定知道,我也不可能有很多。”王顺清说,“上次,一个朋友从安化来,给我带了一点点,我一直舍不得喝,今天贵人登门,我拿出来,给西先生尝尝。”

西先生问:“一点是多少?”

“一两都不到。”王顺清说,“只是用纸包了一小包。据说,光是这个茶树就不得了,有几百年树龄,都成树精了。对了,老四,你去看看祖仁哥在干什么。如果没什么事,叫他过来,晚上一起陪西先生喝几杯吧。”

王顺喜见三哥突然转了话题,心领神会,答应一声,转身出门。

西先生见王顺清还要留自己喝酒,知道事情不大,也就既来之则安之,故意不开口,等着王顺清出牌。

汛兵端了另一种茶出来,分别放在王顺清和西先生面前。王顺清伸了伸手,对西先生说:“请。”

西先生端起茶杯,并没有喝,而是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然后放下,似乎并没有喝的意思。

王顺清问:“西先生为什么不喝?”

“原来,这是一场考试。”西先生说,“既然是一场考试,我自然就要认真对待。”

王顺清不语,只是看着西先生。

西先生说:“请给我端一碗水来。”

王顺清吩咐下去,汛兵很快端了一碗水上来。西先生接过水,开始漱口,然后将水递给汛兵,再端起面前的茶杯,同样是先闻了闻,然后小小地喝了一口。

“怎么样?”王顺清问。

“五年。”西先生说。

王顺清有些吃惊,表面上却不露声色。“不可能吧?”他说。

西先生又喝了一口茶,没有立即吞下,而是让茶水留在口腔。过了一会儿,他将茶水吞下,说:“不错,是五年的茶,春茶。这是一年中最差的茶。”

这一点,王顺清不认同了,他说:“我听人家说,春茶是最好的茶,为什么西先生说春茶最差?”

西先生说:“你说的是绿茶,而我说的,是发酵茶和半发酵茶。”

王顺清问:“这有什么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