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第6/8页)

客套完了,李济运说:“田厅长让我们别等他,部里来了人,他先接待了再来。”

刘克强问:“田厅长说一定来吗?”

李济运说:“田厅长讲稍晚些到,叫我们不要等。”

刘克强说:“那还是等等吧,他是我们最高首长。”

有人就说部里来了人,天知道他什么时候到?刘克强便打了电话去:“田厅长您好,我们等着您啊!不不,我们等等。啊啊,好好,那我们……我们先开始?”刘克强挂掉电话,说:“我们开始吧,边吃边等!”

酒过数巡之后,刘克强电话响了。他看看号码赶紧站了起来:“好好,我下来接您!”听说是田副厅长到了,都说下去迎接。刘克强笑道:“你们都坐着,我同济运去接。人都走了,小姐以为我们跑单了哩!”

李济运跟着刘克强下楼去,猜那部里来的人肯定不太重要,不然田厅长哪有半路抽身的道理。他俩到门口站了没多久,一辆黑色奥迪停了下来。李济运认出是田副厅长的车,忙跑上前去开门。田副厅长说:“部里下来了一个年轻人,我也得出面喝杯酒。俗话说,侯府奴才七品官。”

李济运暗想,果然猜准了。田副厅长拍了拍刘克强的肩膀,笑道:“克强老弟,什么时候当秘书长?”

刘克强摇头道:“我混口饭吃就行了,做梦都不敢想那个好事!”

田副厅长说:“不不,这不是你们年轻人说的话。不过,要解决路线问题。像你,应该下去。济运,应该上来。”

田副厅长说着又回头望望李济运,说:“对了,部里来的这个年轻人,济运应该认识。”

李济运问:“谁?”

田副厅长说:“你们县委办副主任于先奉的女婿,叫顾达。”

李济运说:“我没见过。没听说于先奉的女婿在部里啊!”

田副厅长说:“才去部里没多久。一个海归博士,公开招考进去的。听顾达自己介绍,他回国后就在在北京工作,今年想考公务员,就考上了。应该是个人才,部里招十二个公务员,全国一万三千人报名。”

说话间就到了包厢,大家都站了起来。见过一两面的老乡,田副厅长都能叫出名字。大家便说田厅长记性真好,这是最重要的领导素质。田副厅长听着高兴,便讲了一件自己记性好的老故事:“我在做县长的时候,有回县委决定一个事情,常委会上大家都发表了意见。后来这事出了些问题,市委过问下来,大家都推责任,好像这事情是我一个人的决定。我把谁在会上怎么讲的,一一指出来。结果拿出会议记录,一字不差!”

人越是不服老,就越是老了。田副厅长听人夸他记性好,就像小孩子受了表扬似的。常言道,老小老小,老了就小了。刘克强举起酒杯敬酒,说:“田厅长,记性好不好,最能检验年龄。我说,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年龄,不能光看档案,要考记性!”

田副厅长拿手点着刘克强,哈哈大笑,道:“克强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我老了!”两人谈笑着碰杯干了。

李济运接下来敬酒,说:“田厅长,我有个提议。您刚才在那边喝了,我们敬酒都干,您就表示一下算了。”

田副厅长故意作色,道:“济运你什么意思?怕老同志酒喝多了当场中风?哪天我俩对着瓶子吹,一人一瓶!”

李济运说:“田厅长海量,我哪是您的对手!”

田副厅长说:“不瞒各位老弟,医生是禁止我喝酒的。我除了职务不高,血脂、血糖、血压都高!今天同你们年轻人在一起,高兴!”

因又说到于先奉的女婿,李济运道:“老百姓都说官场暗箱操作多,我看公务员招考倒是越来越规范了。也不是说不可以搞一点名堂,但越来越难掌控了。”

田副厅长却说:“事情都要辩证地看。公开招考公务员,老百姓意见少了。但是,招考成本太高。我们厅里去年公开招考十一个公务员,花了多少钱你们知道吗?”大家都望着田副厅长,等着他说出下文。他说:“花了七十多万!招一个人合六万多!部里一万三千人报名,还不知道花多少钱,只怕要合十几万招一个人!”大家平时没这么算过账,都大吃一惊。田副厅长说:“招考进来的是不是人才,也还难说。当然,总的来说,公务员公开招考,比过去的做法好多了。”

李济运说:“你们各位都是人才,我想自己如果也靠招考进来,考得上吗?我没有信心。公务员考试比大学、博士都要难考啊!我们当年从大学直接分配到工作岗位,还算是幸运的!”大家难免又发了诸多感慨,都说一代是一代的命运。

话说得多,酒也喝得不少。田副厅长问喝到几瓶了,便道:“酒就不再开了,规模控制!”原来田副厅长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转过脸,望着李济运,说:“你来了几天了,我也没有专门找你扯。机关越大,越复杂。这种业务性很强的厅局,除了厅领导流动性大些,很多都是几十年守在这里,直到退休。你想想就知道,人与人几十年在一起,关系自然就会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