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轻车简从”(第2/6页)

安小婉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虽然对唐逸很好奇,但除了家人和少数几个真正的朋友,她一向一丝不苟,很少和人说笑。

说着话,安小婉的电话响了起来,接通说了几句,安小婉随即对唐逸道:“省长,宁边的人来接了。”

唐逸微微点头。

车队缓缓驶下高速路口,就见远处高速和国道交叉口的路中央,高高耸立着一个横幅“宁边市欢迎您”。

安小婉从车窗向外看去,迎着奥迪方向的马路边停着一列车队。打头的是两辆警用摩托,两个交警手握车柄,严阵以待。然后是一桑塔纳2000的警车,车边站着一个大腹便便的警察,神情严肃地看着驶来的车队。之后,是三辆锃亮的轿车,每辆车旁边分别站着一个官员膜样的人和一个年轻人。最后边还有一辆中巴,上面写着“宁边市电视台”的字样。

安小婉侧头对唐逸介绍,“是李守一书记、王立国书记和主管工业的程明亮副市长。”

唐逸微微点头,他这次下宁边说好了,只是去宁边市浏阳县视察俗称369厂的浏阳飞机制造厂,这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山沟沟里的军工企业,主要生产军用直升飞机。但近年随着国家军工企业改造,浏阳飞机厂在共和国航空工业集团中的地位直线下降,新任赵厂长在被集团召到北京时,集团高层交给他的秘密任务就是用几年的时间把宏图平稳搞“破”。当时的浏阳飞机制造厂已濒于破产的边缘。工厂已连续10年亏损,资产负债率高达230%。生产基本停顿,流动资金奇缺,职工3个月没领到工资了。

当然,搞“破”不只是简简单单指把浏阳飞机厂搞的破产,而是既要让职工有饭吃,又要让企业死而复生,是国家对军工企业的战略调整,目的是利用国家有关军工企业改革脱困的政策,安置职工,重组资产,更新机制,减负轻装。破产和经营,互为表里,都是使命。

中央企业的破产,程序复杂,想要涅槃重生,更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对于浏阳飞机厂,唐逸仔细看了齐洁的计划书,虽然现在唐逸在商业经营上已经远不及有智囊团辅助的齐总,但是不是好的计划书,唐逸还是能看出来的。按照齐洁的构想,浏阳飞机厂破产后的重组中,华逸将会和共和国直升飞机研究所、浏阳飞机厂三方合作重组浏阳飞机工业公司,大概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然后融资上市,以后这家国企将会把重点投向民用多功能直升机的研究和生产,而以华逸、飞燕等集团在亚非建立起的关系,打开销路还是很有希望的,当然,最终还是取决于研究所科研力量的投入以及国家扶持的力度。

如果计划能如预期的获得成功,毫无疑问,自然是双赢的局面,国家和华逸集团不但获得了经济利益,科研所有了充足的科研资金,而且通过民用飞机技术的研究同样会促进军用武装直升飞机的技术发展,反过来亦是同样的道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虽然对华逸进军敏感的军工企业唐逸不大赞成,但以华逸集团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有前景的大项目,何况华逸只是注资,不可能接触到敏感技术,唐逸左右思量下,还是决定不支持、不反对,以中立的态度处理这件事,其实,这已经是一种支持了。

但不管怎么说,对浏阳飞机厂的改造,唐逸是充满期望的,来宁边,就是想看一看浏阳飞机厂。

本来和宁边市和浏阳县都打了招呼,不要他们接送,但按照规矩,这些地方官又怎么可能真的任由省长来自己地界孤零零转一圈?只是市委书记和市长以及一个副市长来迎接,已经是很节制了。

“省长,我们停一停?”安小婉在旁边提醒。

唐逸微微点头。

坐在中巴采访车里的宁边市电视台新闻记者张慧见证了这神奇的一幕。她在省台实习时就听说过唐省长的作风,下地方从来是轻车简从,看到三四辆缓缓从高速驶下的奥迪,无疑也印证了这个说法。

奥迪车队停稳,张慧正和坐在旁边的老资格师兄大刘打听:“刘哥,哪辆车是唐省长的?”

话音未落呢,就见李守一书记、王立国市长等一群干部走到第二辆奥迪的车窗前,分别激动地说了几句话,又把手伸了进去摸了摸。

张慧娇笑:“他们摸什么呢?”虽然明明知道是和省长握手呢,但看起来还是很滑稽。

大刘司空见惯,笑道:“摸什么?我也想去摸摸,人家不让啊?”

五分钟后,张慧就见从云冈方向来的交警敬礼告别,驾车向来路方向返回。来自市里的两辆警用摩托和公安局长的车开到前面,重新开始启程奔赴浏阳县。

宁边电视台的采访车走在最后边,车队拐弯的时候,张慧数了数车的数量:两辆摩托,七辆轿车,两辆中巴,一共11辆车,已经是一个比较壮观的领导车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