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赵委员长(第2/4页)

云冈钢铁集团,拥有“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的美誉,甚至云冈市也是因为云冈集团建成后慢慢形成,名字也由云冈钢铁而来。

但现在的云冈钢铁,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厂区内烟雾笼罩,污染严重。甚至云冈人都希望云冈钢铁早点破产倒闭,云冈钢铁的污染可谓千夫所指。

云冈集团虽然是中央企业,但集团显然对唐逸这个省长抱有很大期望,希望在省政府的扶持下能度过最艰难的时期,何况他的改组方案也确实需要省里的支持。

云冈,唐逸却是想起了毛海山,自从来到辽东还没和他见过面呢,现在的毛海山是云冈市市长,不过干完这一届估计他也会退到政协等二线岗位了,不过这人对权力一向热衷,也不排除活动活动再干一届的可能。

放下手头的文件,唐逸抬头才发现安小婉来了,正和胡小秋在落地窗前说话呢。

唐逸就笑道:“安主任,有事吧?”

安小婉忙走了过来,说:“我来确认一下明天的行程。”点开电子笔记本屏幕,开始从早上八点的行程一一汇报。

唐逸微微点头,等安小婉汇报完就笑道:“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了,我们田秘书还是用小本子记录,这一点他要向你学习。”

安小婉狐疑地看了唐逸一眼,不知道他是表扬自己还是挖苦自己,机关里的秘书,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现在很多还没有用电子簿的习惯。

唐逸却是笑着说:“这样,等回了春城,我叫他找你,你教教他怎么用这类电子产品。”

安小婉这才知道唐逸是认真的,就点了点头,说了句:“没其他事我出去了。”见唐逸点头,随即就脚步轻盈地走了出去。

唐逸站起身,来到了落地窗前,外面,是安东璀璨的夜景。

胡小秋笑道:“唐哥,跟着你重游故地,我是越来越佩服你了,听他们说,你来的时候,安东就好像个小县城?”

唐逸摆摆手,“没那么夸张。”

胡小秋还想再说,手机音乐却响了起来,他拿出手机看了看号,竟然有些忸怩,说:“唐,唐哥,没事我回我那屋了。”

唐逸微微一笑:“关荷吧?”

胡小秋含糊答应了几句,就快步向门口走,到了门廊才接了电话,低声说着什么,开门走了出去。

唐逸好笑地摇摇头,随即又叹口气,这一对儿,可不知道最后是什么结局。

窗外星星点点的灯火,最容易令漂泊在外的人升起思乡的情绪,唐逸也不由自主地拿出了电话,慢慢拨号。

……

黑色的小车车队,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公路两边,是一望无垠的绿油油的花生田。

奥迪里,唐逸微笑递给林国柱一根烟,说道:“希望你的花生大战略能获得成功。”

林国柱忙接过,又拿出火机帮唐逸点烟,心里更是一宽,跟了唐逸几年,唐逸一些习惯他还是知道的,唐逸吸烟的时候,通常代表是烦闷或是心里敞亮,而现在,看唐逸的微笑,自然是心情不错。

来到安东,唐逸自然要去试点宽城县走一走,这就有了林国柱陪同他视察花生田的一幕。

宽城县沙地多,非常适合种植花生,花生以果脆无渣、含油量高而闻名,民国初年好像有位雅士曾经赋诗一首夸赞宽城花生,当然,很大可能是宽城班子牵强附会的一种炒作,但唐逸对这种方法也算认同,只要能打出宽城花生的名气就行。

今年的宽城,与省农科院结合,引进改良新品种,规划了三十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利用花生地膜覆盖种植和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又投资近百万元建起花生米工业园区,高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吸引花生米加工户进入,从事花生米加工、购销、运输和服务,创造了近万个工作岗位。

“省长,我们打响了宽城花生的牌子后,将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引入几家大型的花生深加工企业,将宽城的花生油、花生制品出口到国外去!”

林国柱兴奋地看着窗外,现在,集体化农业给了他一个大刀阔斧做事的机会,那种在白纸上任意泼墨的权力满足感也足够使人兴奋了。

唐逸看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

七月初,辽东电视台演播大厅灯火闪烁,飘红映彩,辽东省庆祝七一文艺晚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妈妈教我一支歌……”随着清脆的童声独唱响起,晚会隆重拉开序幕。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发,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唐逸,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陈波涛,省委副书记赵迪,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廖锦添,省政协主席王崇汇,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赵伟民,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罗浮等等领导出席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