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辽东“赵家帮”(第2/4页)

华亭?是杨顺军那个县喽?

挂了电话,唐逸默默思索着,感觉杨顺军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虽然是公安系统上来的干部,但同样,在基层磨砺了二十多年,浮浮沉沉,对基层工作自然有个很深刻的认识。要说和乡村干部打交道,捋顺其中的关系,还真要看杨顺军这类的干部,只是怎么就出事了呢?

不要小看《农民时报》这豆腐块大小的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想压一压自己上升势头的人太多了,而集体化农业改革无疑是一件利器。虽说中央成立了农村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但这不代表中央承认了农业改革的大方向是集体化农业,在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的各类文件上,也从来没出现“集体化农业改革”的字眼。从中央考虑,农业改革试点,自然是要尝试多种模式,而并不是已经认可“集体化农庄”。

想压制自己蹿升的势头,“集体化农庄”是最好的打击自己的武器,因为这个模式,就是自己提出的。在没得到中央全面认可的情况下,改革出现重大问题,不得不宣布失败的话,虽说自己不一定要承担什么直接责任,但对自己能力和威信的打击都是致命的,只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在原地踏步,甚至被派系内新的强力人物取代自己的地位都有很大可能。

现在很多人都在摩拳擦掌吧?而不仅仅是他那一边,毕竟其它强力派系的重要干部中想打压自己的也不在少数。因为不管自己表现得多么谦逊,但自己的步子,委实是太快了一点。

首先点火的是在辽东,是辽东旧势力和小凤省长的交锋,因为小凤省长是集体化农业试点的大力推动者,试点出了问题,小凤省长自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看似不是对自己而来,实际上最终还是会碰触到自己。

小凤省长在辽东和人博弈,自己自然要在京城给予支持,要将这个危险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

唐逸想了想,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码。

……

辽东省委办公楼小会议室,气氛有些压抑,工作人员不时给几位书记的茶杯里添水。到了省一层面,党务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往往一团和气,下面的干部云里雾里,看不出什么端倪,但书记办公会、省长办公会等小范围会议上的交锋却时有发生,有时候甚至激烈到唇枪舌剑。

小凤省长将面前会议桌上的锦簇花团向旁边推了推,她鼻子有些敏感,受不了花粉的刺激。

分管发展改革的省委副书记赵迪对几个试点县的工作进行了批评,五个试点县(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赵迪一一加以剖析,尤其讲到了华亭县,赵迪言辞毫不客气,“我认为华亭县的试点工作要全面整顿,这个试验田简直就是瞎胡闹嘛!群众大规模上访,听说在延庆市的上访群众还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像话吗?谁给的他们这个权力?”

赵迪越说越生气,拿起茶杯,又嘭的摔在了桌上。

华亭县的试点改革受到了群众极大的诟病,尤其是在华亭县坡口镇,当地干群关系本就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很紧张,集体上访事件层出不穷。而当县委县政府文件传达下来,根据土地规划,坡口镇的果树园需要全部砍掉,农民们一下炸了锅,镇干部们在劝说无果下,开始采取强硬措施,本来沉积的矛盾一下爆发出来,几百名村民和派出所干警发生了冲突,更在有人策动下,开始大规模上访,认为政府不公。据说在延庆市时激动的上访民众拦了市委书记程建军的车,将市委书记围困达半个多小时。

赵迪本就对集体化农业改革不以为然,这时更是满腹怒气,话语就显得激烈了一些。只是到底他是因为集体化农庄不满,还是因为小凤省长的到来挡了他的路而有些怨言,他甚至自己也说不清。

看着工作人员的错愕,赵发书记蹙起眉头,敲了敲桌子,自是示意赵迪不要激动,注意影响。

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廖锦添清了清嗓子,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对集体化农业改革提出异议,就是农业公司的监事会,“农业公司,看似给了农民很多自主权,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但这个监事会,是怎么产生的呢?据华亭县上访群众反映,监事会候选人都是镇上干部的亲朋好友,或者说,是和镇干部比较靠近的农民,很多就是镇上的所谓‘风云人物’,这样的监事会人员构成,谈何公平公正,如何令人信服?”

“我完全同意赵迪同志的看法,试点改革工作要全面整顿,要认真核查其中可能涉及的问题!”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减副”的目标,而在原省委副书记、春城市市委书记李茂龙因为食品卫生倒下去以后,辽东省委除了省委书记和省长,现在只有三位副书记,其中两位发表了看法对试点改革喊停,第三位副书记是常务副省长陈波涛,是赵发书记一直很器重的干部,提副书记听说也是赵发书记给中央打的报告。省委大部分人都认为陈书记和赵书记靠得更紧密一些,书记办公会呈现了一边倒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