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洗牌(第3/7页)

唐逸摇摇头,没有说话。

紫晴看着茶杯里碧绿的茶包,低声道:“今晚,我就要被迫去做一件我很不喜欢的事,我知道,做了这件事,我一辈子就完了,但我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

唐逸淡淡道:“既然违心,又何必去做?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没办法的事。”

紫晴抬头看着唐逸,凄然一笑,“你不懂,那是因为你没有接触过一些人,等你遇到他们,你就会知道自己有多么微不足道。”

唐逸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有人逼你?”

紫晴又低下了头,放下茶杯,慢慢站起来,说:“我走了!”

唐逸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把事情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你。”

紫晴脸上露出苦涩的笑,“你帮不上的,能听我说说心事,你已经很帮我了,这些话,我真的不知道能和谁说,唐,唐逸是吧!谢谢你!”转身慢慢走了出去,或许,能在走入深渊前和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倾诉一下,而这个人可以静静聆听,这已经是一种幸运。

唐逸看着女孩儿黯然的背影,心里突然觉得堵得慌,呆了半晌,直到胡小秋来敲门才回过神。

……

下午,唐逸来到了鲁东省委常委院,拜访了以前和自己接触比较多的几位重量级常委,而和张省长的会晤自然是时间最长的。

张省长住6号别墅,会客室别具匠心,褐色沙发既软又低,使双腿可以自由伸展,求得高度舒适,消除久坐后的疲劳感。当然,能进这间会客室的自然不会是张省长的属下。

张省长笑起来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看起来很和善,但唐逸深知他的性格,在江南就以铁腕著称,不然何以来鲁东抗衡徐书记这位北方派系中的佼佼者?

当然,张省长来鲁东,也有二叔、包衡等唐系高层整合唐系江南派的意图。在梁副总理进入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后,原中组部常务副部长郭文天调任江南省省委书记,并在去年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政治局委员。

郭文天和包衡私交甚好,两人合作亲密无间,有“焦不离孟”之称。郭文天下江南,除了面对北方派系对中组部的诉求让出常务副部长一位以缓解压力外,也有给江南注入新鲜血液,重新平衡江南局势的考虑。

江南是唐系根本之地,而二叔如果竞争下财政部长,是肯定会外放江南的,但阴差阳错,二叔去了岭南,没能去接触、整合江南一系,而随着梁副总理进入九巨头行列,随之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江南一系的某些干部可能会有新的想法。

郭书记下江南,就是为了将江南“派中派”的苗头扼杀在摇篮状态,这项人事变动是梁昱提议的,显然他对江南局势也有些忧虑。

而张省长,虽然比江南省委副书记、南州市委书记宋昌国要年长许多,但宋昌国蒸蒸日上,是张省长竞争江南省省长的有力对手。其实二叔是想压一压宋昌国的,认为他锋芒太露。其实唐逸明白二叔心底的想法,二叔担心派系内出现一个能和自己抗衡的强力对手,但唐逸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担心,毕竟宋昌国江南色彩浓重,这类干部一般来讲只是一隅一地守城之臣。

郭书记坐镇江南,也使得二叔疑虑渐去,而张省长入鲁,新接任的常务副省长则和宋昌国年岁相当,自然成为宋昌国省长之路的强力竞争者,现在的宋昌国据说很艰难。

宋昌国的遭遇也令唐逸感慨万千,很早就被梁书记视为接班人,但锋芒太露,接班之路竟是荆棘密布,于方舟、张长生以及现在的江南省常务副省长林鸣,好似能与他抗衡的政治对手层出不穷,看似时运问题,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高层对他的不信任。

由宋昌国唐逸也想到了自己,其实自己也算锋芒毕露了,当然,自己的风头太盛主要还是年龄问题,一路走来,一直是共和国各级机构最年轻的官员。不同的是,自己有着很多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也是少年早发的自己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两世阅历使得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着惊人的顿悟。海外巨大的财富支柱更使得自己处理一些事得心应手,少了很多顾虑。至于所谓的先知先觉反而成了旁枝末节。

但宋昌国的遭遇也在提醒唐逸,“谦受益,满招损”,这六个字看似简单,但时刻谨记,则一生都会受益良多。

和张省长的谈话是轻松而惬意的,走近这位铁腕人物,就会发现他很温和,话语不多,但言必有中,和唐逸有着惊人的相似。

“很多人认为鲁东应该大范围推广集体化农庄,我认为还不适合嘛!”张省长微笑着说,他几次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压制集体化农庄改革的声音,可能觉得有必要向唐逸解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