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蹲点(第3/7页)

李善长苦笑道:“我们又不是城里人,哪有那么多说次,我是有俩钱,可得留着养老啊?不靠子女就不错了。”

唐逸道:“大叔,等以后日子过好了,真的实现农庄化的话,您和大娘也有养老福利了,到时候啊就可以好好享受下退休的人生,我们社会主义,大众的福利化反而不如西方,这不正常啊!”

前面的话李善长能听懂,好奇地问:“唐书记,你是说那个什么农庄,我们也有退休金拿?”

唐逸笑道:“原则上是的,但具体细节要再研究,不能搞成欧洲一些小国的福利社会,那国家负担太重,长此以往也会养成国民的懒惰依赖心理。但要让千千万万农民有保障,老有所依。”

李善长似懂非懂地点头,虽然不大明白唐逸说什么,但知道这位年轻的书记真是雄心壮志,和地方干部就是不一样。

刘兵拿来两三条中华,李善长一再推辞,唐逸笑道:“虽说住您家我们会交一点费用,但精神损失呢?我们几个不速之客可是打扰了您和大娘的清静日子,这点烟就算我们表达一下心意吧,大叔,您要不收,就是不欢迎我们。”

李善长无奈,只得收下,又说:“那明天我去买排骨,咱们炖排骨吃。”

唐逸笑道:“我就想吃农家饭,玉米饼吧,我喜欢吃玉米饼。”

李善长想想也是,唐书记在市里什么吃不到?大鱼大肉肯定吃腻了,就忙点头答应。

……

一辆黑色奥迪、一辆桑塔纳缓缓停在土路边,现在正是玉米成熟季节,田地里,一望无垠的玉米齐刷刷地吐穗,蔚为壮观。

唐逸和董玉萍下了车,从桑塔纳下来的,是镇委副书记、副镇长陈晓,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李革和分管农业、计生的副镇长韩冬梅。

在了解了黄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农庄改革试点”计划后,陈晓就兴致勃勃地请唐逸来看这几年农业改革的成果,停车附近的玉米田就是被镇上能人贾宝旺承包的。贾宝旺承包了一百多亩土地,因为种玉米政策上有补贴,是以每年一茬的玉米是必须要种的。

玉米地里,贾宝旺雇佣的几十名小工穿梭在青纱帐里忙着掰玉米,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场面。

胡小秋就有些咬牙切齿,“又是玉米!”见唐逸看来忙闭上了嘴巴,董玉萍却是早有所闻,微笑道:“唐书记,这几天玉米饼吃顶了吧?”

唐逸笑笑,没有吱声,没办法,淳朴的村民就是这样,自己说喜欢吃玉米饼,李善才老两口就上顿下顿烙玉米饼,唐逸这几天嗓子眼都觉得磨得慌。

陈晓对唐书记的饮食起居虽然想关心,但又怕说错话,只好装没听见,指着玉米田汇报情况,“唐书记,这就是我说的贾宝旺承包的土地,一百多亩,看看,清一色玉米,多壮观?这就是大农庄的雏形吧?不愿意种地的农民只保留口粮地,其余土地上交,由村里统一向外承包,既解放了劳动力,也可以改变农民都不愿意种粮食的窘迫。”

对于将土地对外承包,范进一直不同意,几个听陈晓主意对外承包土地的村子还挨了批评,陈晓自然面上无光,现在唐书记一来,他顿时有些扬眉吐气。

韩冬梅就紧张地看向了唐逸,对于镇上的事她自然清清楚楚,陈晓和范进因为“承包土地”闹矛盾更是人尽皆知的事。从感情上,韩冬梅自然支持那位耿直的老范书记,现在陈晓话里有话地影射老范书记,等不知情的唐书记表了态,陈晓有了尚方宝剑,那更不能消停,肯定会想办法挤走老范书记这个他的眼中钉。

谁知道唐逸却是摆摆手,笑着道:“看起来差不多,实则南辕北辙,大农庄改革精髓就在于共同致富,而不是加速农村的贫富差距。你们搞的这个对外承包土地,弊端很多,不但会造成农村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而且很不公平,承包权在村里、镇里,那么,就有可能暗箱操作,承包费不透明,承包人为什么有资格拿到承包权也不透明,和村干部、镇干部沾亲带故的更容易拿到承包权吧?这不是在培养农村特权阶层吗?说严重点,这样搞简直是在催生新地主阶级嘛!”

说到最后唐逸觉得太严肃了点,就笑了起来。

陈晓满头冷汗,连声说是。

见陈书记拍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韩冬梅嫣然一笑,却又好奇地看向那位年轻的高官,他也太厉害了吧?一眼就能看出承包土地的弊端,而且,他那野心勃勃的大农庄改革,真是令人耳目一新,但,真的能搞起来吗?韩冬梅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现在她已经不是刚刚毕业的热血大学生,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几年,她深深知道,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就算对固有模式一点点的改变,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