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小官司(下)(第2/5页)

高院长听着雷书记空洞无词的官面文章,眼睛却不时瞟向坐在雷书记旁边,列席旁听此次会议的唐逸,心里就在纳闷,是因为张小光的案子,来给我上眼药?

雷浩长篇累牍的官面文章做过,笑着说:“下面我们有请县委唐书记给大家作重要指示。”

会场里响起并不热烈的掌声,都知道张小光的案子捅了马蜂窝,唐书记肯定是要对法院工作的失误提出批评的。

唐逸先笑了笑,“气氛很凝重啊同志们,是不是雷浩书记的一声指示让你们有鬼子进村的感觉?”

有女法官轻笑,随即在高洪波严厉的目光下低下了头。

“司法系统,我是门外汉,可不敢随便作什么指示,但古代先贤也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以大家听听我这个门外汉的意见也没什么坏处。”

“这次会议的议题是‘解放思想,新时期司法工作的新定位’,这个议题就很好嘛,改革开放,百家争鸣,各式各样的新思维新观念涌现,冲击着我们的社会架构,社会观,历史观,我们党可以说经历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经历着带着阵痛的蜕变。新时期,这个词很准确啊,尤其是我们延山,去年刚刚得到了第一笔外资,随着新城建设的完工,经济的飞跃,各种各样以前从来没遇到的问题都会摆在我们眼前,你们司法系统也面临着艰难的挑战。”

“那你们如何应付这个挑战呢?我觉得,以前的老经验,老作风是派不上用场了,举个例子吧,过去,或许带有争议的案子你们会搁一搁,会交由雷书记甚至县委来决断,有些案子本身就会受到县委的干预,党领导一切嘛!但在新时期,各式各样复杂的案子层出不穷,如果还是按老黄历过日子,事事等领导批示,甚至看领导眼色判案子!我就觉得你们这个司法机关不合格!因为领导也是人,也会犯错误,谁能说自己样样精?对司法干预都是凭主观意志,个人好恶,这是很危险的!”

唐书记声音严厉,说到最后拍起了桌子,会议室鸦雀无声,高院长却是一阵迷茫,仔细体味,也不知道唐书记是什么意思。

唐逸拿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水,放缓了语调:“明朝吧,有名叫张居正的官员,他就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一名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员都懂得这个道理,为什么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党员反而就不懂呢?难道我们还不如几百年前的古人?”

“我们要发展经济,要创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公平正义,含义很广啊,从收入分配,到教育权利,但很重要的是司法公正,就是‘立法必当求其公,执法必当务其平’。我们常讲的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其实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基础。”

唐逸说到这儿笑了笑:“没有打稿子,有感而发,说得可能有些乱,我的意见就是司法要独立,要创建法治社会,这才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础。希望在座的同志多多努力,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为创建延山法治社会而奋斗!”

“哗!”会议室响起热烈的掌声,不管是不是官面话,唐书记的讲话却是很鼓舞人心的。尤其是提出的“司法独立,法治社会”,更是得到了在座法官的一致认同。

高院长也是用力鼓掌,心里琢磨着“法治社会”,这个词提得好啊,都说唐书记政治水平高,果然不假。

唐逸又微笑着看向高院长:“洪波同志,以后受了什么委屈可以向雷书记反应,可以向党委反应,我在这里表个态,只要你不搞冤假错案,就是将我女朋友送进大牢我也没半句怨言!”

在一片笑声后会议室又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高院长笑着连声说“不敢不敢”。唐逸心里莞尔,心说你要能将她关进大牢也算你本事,我还了了一桩心事。随即又觉得自己想法有些恶毒,怪对不起人家似的。

最后唐逸才给法院的同志介绍一直坐在自己身边文质彬彬的中年人,“这是北京来的法律专家,政法大学张昌明教授,他听说了张小光这个案例,觉得挺典型的,很有现实意义,所以特地赶来和众位参详参详,这是当前新形势下,老法律遇到的新难题,张教授对这个课题很有兴趣。”

高院长带头鼓掌,唐逸又笑道:“接下来的议题我就不参与了,司法独立,从我做起嘛!”

会议室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雷浩看着唐逸走出会议室的背影,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

延山人民法院对张小光一案重新审理,不几天就进行了判决,不但维持正东建筑为主体责任的认定,判决正东建筑应支付的生活费反而加到了五万元。

李大勇一方没有再提起上诉申请,因为这件案子有北京法律专家旁听,并给出了重要意见,认为工伤应实现无过错补偿原则。这一原则的核心内容是,无论工伤的引起是否因劳动者本人的过错、用人单位的过错以及第三人的过错,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