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第5/8页)

他张大同再也不能忘了,一年多前,也正是这个市委书记带着病,背着氧气包参加和KTBL公司远东总裁的谈判,以至于当场晕倒在谈判桌上,深深感动了对方。

第三个便是现纺织机械股份公司董事、民营亚太公司的柏志林了。

柏志林是平川少数几个可以算得上现代企业家的人物之一。三年前,在纺织机械集团还困难重重的时候,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最先预见到了集团今日的辉煌。正是他的亚太公司,第一个购买了500万中国纺机的法人股,为8000万法人股的发行拉开了序幕。在28层的国际大厦的资金操作上,柏志林也给了他至关重要的帮助。在经济低潮中,亚太承包售楼竟奇迹般地把14层大厦的期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卖了出去,把纺织机械集团应摊的几乎全部建房资金都替集团筹齐了,连大厦的合作者华氏集团都觉得不可思议。

自然,柏志林的亚太公司也不是只尽义务,仅售楼承包费一项,就净赚了大约500万。这恰好相当于亚太当初购入的法人股,也就是说纺织机械集团等于奉送了500万股权给亚太。

纺织机械集团里便有人说起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张大同马上火了,在集团会议上毫不客气地指出:“国有资产不是流失了,而是增值了!我们几乎没有进行多少投资,就赚下这1/3的大厦!谁替我们赚的?是人家亚太,是人家柏志林!这个柏志林在西方国家里年薪就值500万,而我们有些所谓总经理只配去端盘子!如果我们这个集团里有10个柏志林,我张大同就敢天天去睡大觉。”

后来,张大同还专请了柏志林和亚太的年轻人以及一些专家、教授去给集团的中层以上的干部上过市场经济课,一步步改变了大家的思想观念和经济观念。到了改制后期,酝酿发行公众股,集团成立证券部,柏志林和他手下的女将林娟为其出谋划策,协同市体改委一起争取上市额度,又出了大力。

张大同这些不合常规的做法,势必引起集团内外很多人的不满,告状信便不断地寄到市纪委,说张大同和柏志林的关系不清楚,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不清楚,甚至怀疑张大同收受了柏志林和亚太的贿赂。

市纪委在肖道清的安排下派调查组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证明,他张大同在经济上是清白的,和柏志林的关系也是清楚的。至于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界限问题,吴明雄在全市工业会议上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参股我们的国营企业,壮大我们国营企业的力量,我看是件好事!纺织机械集团既然发行法人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法人都有权购买,为什么民营亚太公司这个法人就不能买?这里哪有什么界限问题?!我看这些同志不是保守,就是无知!”

由于平川市委,尤其是吴明雄的坚定支持,张大同和他的股份制改革才最终站住了脚。刚发过法人股,又发内部职工股,再发社会公众股,好戏连台,红红火火,把5亿多资金筹到了手。

最让张大同感动的是,市纪委的调查还没结束,吴明雄就到集团来检查工作,把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告诉平川的干部群众,他这个市委书记信得过这个改制的企业,信得过他张大同。

三年来,有多少诸如此类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呀,今天总算过去了。

于无限感慨之中,张大同给吴明雄挂了一个电话,向吴明雄汇报了近来集团的工作,并征求吴明雄的意见,问他和美国KT?BL公司的签字仪式定在哪天为好。

吴明雄在电话里说:“你们集团的事,你这个老总做主嘛!我在这里代表束市长表个态,你定在哪一天,我和束市长都放下工作跟你走。”

华娜娜接着说:“志林,你知道的,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和自己的朋友做生意。可多么遗憾,我们今天还是做起了生意,而且,是很不公道的生意。柏先生,你自己说,我们的生意公道吗?”

柏志林勉强笑着问:“华小姐,你说哪里不公道?你提出按市价的七成放款给我,我只要你按三成放嘛,只向你押了310万美元嘛!再说,这是向你借点钱,也并不算做生意嘛!”

第二个错误又犯下了。如果这时他能主动说出真相和自己的无奈,并请求华娜娜的原谅,也许还会峰回路转。然而,没有。当嗅到金钱气息时,柏志林所有的神经都亢奋起来。

结果,华娜娜把底牌摊出来了,问道:“贵公司那500万法人股有8500万的总市值吗?可以上市流通吗?如果你们亚太在和平小区的工程失败,我能把这500万法人股卖出310万美元吗?”

柏志林一见瞒不过去了,便讷讷道:“我们亚太不会失败!不会失败!所有房子都由政府收购,这是有合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