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凤凰 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第2/7页)

然则不仅是肃顺低估了她,恭亲王和其他王公大臣也低估了她,慈禧通过四年的理政,掌握了朝政之后,开始对辅政的恭亲王开刀,先是一举罢免了他所有的职位,包括议政王、首席军机大臣、宗人府宗令等,直逼得恭亲王服软,这才又恢复了他的部分官位。

恭亲王并非无能,然而两强相遇勇者胜。慈禧个性之强悍,在晚清无人能比,她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胆欲大而心欲细”,她的胆子极大,敢下重注,有孤注一掷的强悍。她要对付恭亲王,因满朝中竟然找不到一个敢给她写圣旨的臣子,她就敢亲自上阵,亲笔写出一篇错字别字连篇的圣旨盖上“同道堂”和“御赏”之章,绕过议政王直接下到内阁去。她不怕她那道错别字连篇的圣旨丢脸,她有赌徒式孤注一掷的狠劲儿。恭亲王却少了这份敢鱼死网破之心,没有敢真的撕破脸皮一拍两散的决断心肠。两人意志的作战,恭亲王败下阵来,慈禧掌握了权力。

政治人物,“狠”“忍”必具其一,然而能忍者往往不能狠,如孝庄太后;而慈禧却正好是一个反面,强悍的人往往不能忍受被压抑。

这份打从骨子里的狠,让她百折不挠,意志坚强,遇神杀神,也曾经让她倍受挫折吃尽苦头。

她敢做敢行,也敢用人,她不顾宗亲贵族大臣们的非议,大胆起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汉人,打太平天国,办洋务等……

她一直都很自信,她够运气,命运之神一直眷顾于她,她一直在赢;她以为她很行,江山在她手里治理得比咸丰强,咸丰临死前留下的烂摊子,在她的手里似乎都得到了解决,顾命八大臣解决了,恭亲王降服了,洋人撤走了,北京城回来了,太平天国平定了,半壁江山又抢回来了。甚至有人恭维她,把她统治的同治、光绪两朝称之为“同光中兴”,她也真的开始拿自己当中兴之主,她从来没有想过,她更有可能会是亡国之君。

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呢,她跟东太后慈安合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影视作品里慈禧管慈安叫姐姐,而实际上呢,慈安比慈禧还小两岁呢。在人们把慈禧描绘得心狠手辣的同时,慈安也成了一个忠厚老实得近乎无能的木头人,被慈禧操纵得团团转。

然而事实上,跟慈安打交道也并不那么轻松。清代的嫡庶之分,看看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贾政在炕上说话,赵姨娘要站在门口给宝玉打帘子,就可知一斑。

慈安虽然比慈禧小两岁,却比她更早进入宫廷,学会了在宫廷中生存的才能。慈安姓钮祜禄氏,父亲是道台穆扬阿,她原是咸丰为四贝勒时的侧福晋。咸丰登基前正福晋已去世,慈安以家世和手段击败另一个侧福晋武佳氏,先封为贞嫔,再封为贞贵妃,就在慈禧进宫为兰贵人的同时,慈安已经封为皇后了。

做皇后和做侧福晋不同,她立刻投入新角色,成为礼法的化身,端庄持重地做出一派国母风范,咸丰虽然花心、喜怒无常,但对于这么极具皇后风范的继妻也是敬重有加。慈安看似慈祥,不过也是个厉害角色,慈禧当年不知天高地厚,就吃过她的苦头。

慈禧自生下同治,封为懿贵妃,她是个不会忍的角色,自然就有些骄矜之态了。《清稗类抄》中有一段记录:同治刚生下不久,慈禧得宠,咸丰数日在她的宫中,不理朝政,结果慈安头顶祖训跑去宫中让皇帝听训。咸丰灰溜溜地去上朝了,想想不放心,又跑回去看,结果慈禧已经被提溜到坤宁宫去,被慈安“历数其过,以杖辱之”。

挨了这一顿饱打把慈禧给打醒了,再不敢在慈安面前逞强,从此拿出手段来,对慈安恭敬万分。慈安这才满意,又想着慈禧毕竟是皇子生母也加意笼络,两人的关系竟然就此好了起来。从此以后联手对付肃顺,对付恭亲王,慈安都坚决地站到慈禧这一边。慈禧一边借着小皇帝的名,一边借着慈安这个嫡太后的力,闯过道道关口。

慈安是老派贵妇,属于她范围内的和范围外的分得很清楚,她做得很符合一个皇后、一个国母的形象。她不干政,也对政治不感兴趣,看奏折对她来说是个苦差事。她把自己和慈禧的相处模式比作开国时的孝端太后和孝庄太后,她是嫡太后,出头争权吵架得罪人的事让慈禧去做,自己站在背后两边制衡,好人让自己做,坏人让慈禧做。

在小皇帝同治的管教上,慈禧严厉了半晌,慈安跑来哄着做好人,教育成果付之东流,同治被宠得完全不成材,却同慈安关系极好。慈禧想对付不听话的臣子,事先慈安也答应了,结果临到头她想下手了,慈安给人家求情了。结果不管是小皇帝、恭亲王还是王公大臣们,大家都喜欢亲近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