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10月15日

去米尔班克。我到内门时发现一小群男看守正聚集在那里,其中有两个女看守:里德利小姐和曼宁小姐。她们在制服外罩了件熊皮大衣,戴上兜帽御寒。里德利小姐向我点头致意。她说,他们在等待一批新的囚犯,一些是从警察局来的,一些是其他监狱转来的,她和曼宁小姐来带走女囚。我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等吗?”我还没见过他们是怎么处理新来的囚犯的。我们站了一会儿,男看守对着掌心哈气。过了会儿,门房传来一声呼喊,马蹄声声,铁轮滚滚,一辆给人压抑感的无窗货车驶进了米尔班克铺满碎石的内院。里德利小姐和一个高级看守上前与车夫打了声招呼,打开车门。曼宁小姐对我说:“他们先放女囚下来。喏,就是她们。”她走上前,把大衣裹得更紧了。我退后一步,打量着下车的囚犯。

一共四个女囚,三个比较年轻,还有个中年女人,脸颊青肿。每个人的手都被牢牢铐在身前,只见她们踉踉跄跄地从高悬的车尾跳下来,环视四周,畏惧地看着苍白的天空、米尔班克可怕的塔楼以及土黄的高墙。只有那个中年女人不显慌张,显然早已习惯了这幅画面。女囚应看守要求排成歪歪扭扭的一列朝前走。里德利小姐眯缝着眼说:“又见到你了,威廉斯。”女囚青肿的脸庞更阴沉了。

我走在小团体的末尾,跟在曼宁小姐后面。几个年轻的女囚依旧害怕地环顾周围,其中一人与旁边一人小声嘟囔了几句,被看守斥责了。周围环境给她们带来的陌生感,我不到一个月前初访时也曾感受过。但现在,我是多么熟悉这些曾经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平淡而单调的道路啊!还有这些看守,这些牢门、大门、锁和门闩——各自的力度和作用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带着细微的不同,或是沉重的关门声,或是轻轻一扣,或砰砰作响,或嘎吱一声。想到这里,我一边得意于自己观察敏锐,一边又生出了些警觉心。我想起里德利小姐说的,她在监狱的走廊里走了那么多回,蒙着眼也不会迷路。我想起我曾可怜过那些看守,可怜她们要像囚犯一样服从米尔班克监狱种种冷酷的清规戒律。

所以,当发现我们从一条我没走过的门廊进了女囚区,到了几间我没参观过的房间,我几乎感到一阵欣喜。我们进的第一个房间里坐着一个接待员,负责检查所有新进囚犯的材料,在一本厚厚的登记簿上记下她们的信息。她也狠狠地盯着那个肿着脸的女囚看。“不用报你的名字,”她边写边说,“里德利小姐,她又犯了什么大错?”

里德利小姐拿起一张纸。“偷窃,”她简短地说,“还蓄意攻击了逮捕她的警官。判四年。”接待员摇摇头,“你去年才从我们这儿出去啊,是吗,威廉斯?我记得,当时把你安排在一个基督徒太太家里,还对你抱了很大希望呢。后来怎么啦?”

里德利小姐说,她就是在那个基督徒太太家偷的东西,还拿了太太的财物攻击逮捕她的人。接待员记下,示意威廉斯后退,让另一个女囚站到前面来。这个女囚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像吉卜赛人一样黑。接待员让她先站到一边,在本子上又写了些东西后,才温和地问:“黑眼苏35,你叫什么名字?”

这女孩叫简·博恩,22岁,因堕胎被捕。

另一个,忘了叫什么,24岁,因当扒手被捕。

第三个,17岁,闯入一家商铺的地窖,还在那儿放了把火。接待员问她问题时,她就开始嘤嘤地哭,可怜地抹着涕泗横流的脸,曼宁小姐递上一条手帕。“好啦,好啦,”曼宁小姐说,“你哭是因为你还不熟悉这里,”她轻抚女孩苍白的眉头,梳了下她卷曲的头发,“好啦,别哭了。”

里德利小姐在一旁看着,一言不发。接待员“啊”地叫了声,她在这页的开头发现了个问题,皱着眉头,俯身重写。

在这个房间完事后,女囚们被带到另一个房间。没有人让我现在去牢房区,我想就一路跟着她们,把这个流程看完。房间里有一张长凳,女囚们被要求坐在上面。一把椅子不祥地支在房间中央,旁边的桌上放着梳子和剪刀。几个年轻女囚一见到桌上的东西,就集体颤抖起来。“就是这儿,”中年女人不怀好意地笑了,“抖也没用。她们会在这儿把你们的头发给剪了。”里德利小姐立刻让她闭嘴。但其他的姑娘已经听到了她的话,更加惶恐了。

“求您了,小姐,”其中一个哭喊道,“别剪我的头发!哦,求求您了!”

里德利小姐拿起剪刀,咔嚓几声,回头看我,“您会不会以为我要冲着她们的眼睛去,普赖尔小姐?”她拿着剪刀,指向这群浑身发抖的女孩里的第一个——那个放火的——示意她坐到椅子上来。“过来,快,”她说,见女孩犹豫,她大吼,“给我过来!”这吼声甚至让我也心生畏惧,“我们是不是要叫守卫来按住你的胳膊腿?他们可是刚刚对付过男囚的,不怕来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