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V 不愧初心(第2/6页)

没办法。沉重的压力和优秀的条件一样,都是天赋予的。

也许是因为背诗背得早,V小姐唯一真正出众的,就是她的一手好文章。她从初中就开始写清丽古典的散文,上了高中就开始写短篇的言情小说,还在两本青春杂志上发表过。

我觉得她的父母应该不知道她的这个小特长,因为这些充斥着浪漫情调的文章在她父亲看来,一定是和正统无关的。她发表文章是用和本名无关的笔名。因为我当时也会写一些小诗,和她有一些交流,所以她只把笔名告诉了我,我们对彼此的“文风”都很熟悉。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文章变成铅字时,在课间休息时拿着杂志去她们班找她,没想到,她被吓到了:

“千万别告诉别人,特别是我爸!他看了我写的这些,一定会骂我的!”

想想也是,一个要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淑女的父亲,怎么会允许她在自己的人生交响曲里插进去一个不和谐的乐章呢?

虽然几乎天天见面,也算是有一些共同语言,身上流着的血液也许还有部分相通,但我总觉得,我和V小姐一直都是分属不同的“圈子”里的。属于她的世界,是洁白、高贵、一尘不染的,而我则是自由、散漫、糊里糊涂的。她的人生,是分分秒秒都被计划和被操纵的,是一点点都不可以出差错的。

这也不由得我替她紧张,矜持而内向的她自然适合这样的人生。我总羡慕着她有漂亮的洋装可以穿,但我还是觉得被管束得少一点比较幸福。

上了高中,V小姐的学习成绩更加平淡无奇。不过,她依然遂了父亲的心愿,选了理科。这使得她更加吃力。有几个晚上,我睡了一觉醒来,拉开窗帘一看,对面楼上V小姐的闺房的灯依然是亮着的。

她比我晚一年高考,并没有超常发挥,上了省内的一所普通二本,学财经。

那年暑假回家,我跟我妈一起去V小姐家做客。我本以为她妈妈可能不太满意她高考的结果,但没想到阿姨却一脸舒心地笑:

“这样的结果最好,我和她爸都觉得好。不用跑那么远,安安稳稳上完本科以后,想深造就深造,不想深造就回来安排个银行上班,女儿还是常伴左右的好。”

好了,V小姐的人生,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看得见底了。她未来的图景,是每个小城居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状态。大部分的人还是害怕飘萍不定的生活,而她的一切已被安排,而且听起来相当不错: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背景,未来美满的家庭……在很多人尚对未来一团糊涂的时候,V小姐已经确定可以拥有这一切了。

她对此满意吗?看来是的。

她倚在妈妈坐着的单人皮沙发扶手上,带着点弧度刚刚好的礼貌浅笑,下意识地给妈妈挑着白头发。

就连一向都喜欢梦想着“属于自己的未来”的我,都有点羡慕这个图景了。乖顺的V小姐,和她一帆风顺的将来。我甚至开始有些动摇了。

可是,当时的我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她的生活,居然并不像当年的蓝图里展现的一样。她变了。我有点搞不明白,促成这个变化的,是她性格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还是她后来慢慢体会到的某种她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一开始,V小姐应该是把她父母设计的蓝图执行得不错。

她家搬家,不住我们家属院了,所以我有几年未曾见过她,只是间断地听我妈说起她的生活。

她读大学了,每个月都要回一次家,只是为了陪母亲,其他的时间,或者在屋子里乖乖看书,或者陪着她的父亲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

她大四了,没有考证,没有考研,一门心思去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

她毕业了,很顺利地进了本市的教育局,毫无阻碍地获得了那份人人羡慕的轻松而体面的工作。

我问:“她的这个职位是自己考上的吗?”我妈的神情显得有点诡秘:

“反正我是没有听她家人说她考了第几名,但不管怎么样,能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好事,也算没辜负她父母对她的培养了。而且听说在他们单位,上上下下都夸她,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呢。”

她到教育局上班那年,我在街上遇到过她一次。

我们各自陪着母亲逛街,几年不见,她出落得好看了。在这座小城,22岁的女孩儿,大多正是不安分的时候,心底的躁动加上糟糕的品位,导致满大街走着的都是把头发染花,衣服也乱穿一气的“非主流”。而她当然全不一样。虽然依然谈不上是美人,但她脸上的婴儿肥褪去后,挺拔的身姿和越发秀气的眉眼显得很突出,整个人呈现出一种这个年纪的女孩儿难得的宁静。

当时的我,也是“这个年纪的女孩儿”中的一员。虽然读了研,也算是有一点让长辈们觉得还不错的资本,但我当时正处于迷茫期,骤地碰到生活已然稳定、举止得体谈吐大方的她,难免地敏感察觉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并且感觉到了一丝望尘莫及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