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Q和女孩R 互为围城

坦白讲,以这两个女主人公的年龄来说,或许在很多人的眼里,她们已经并不在“女孩”这个范畴里了,甚至,一定还有很多人认为,她们应该属于“熟女”的行列,就算还勉强称得上是“女孩”,也其实已经在一个危险的分界线上了。她们俩是工作上的竞争对手,还没见过她俩的时候,我就从同行那里听说过她俩漫长的斗争史。

Q小姐和R小姐就职于一家很大的艺人经纪公关公司,两人的职位平级,都算是这家公司的中层,分别带领着两个不同的团队。虽然分属不同的团队,但她俩的工作绝不仅仅是各行其是那么简单。他们公司有一套非常明确的量化体系,每当她们负责宣传的艺人有作品上市,这些艺人和作品头版头条的刊登率,门户网站焦点图的出现率,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搜索指数,甚至微博的转发量和关注度…… 都会被老板以及公司里的所有人拿来做比较,这个比较都体现在这些可以量化的数据上。

此外,做经纪和公关,最重要的就是资源,包括客户资源和媒体资源。而在这个圈子里,好的资源是有限的,既然是有限的,那就需要抢夺。

简单说来,Q小姐和R小姐是典型的职场对手。她俩的职位,决定了她俩必须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争抢。据说,她俩之间的抢夺,是由来已久的。几乎从她俩进这家公司的第一年,到现在各自带领一支成熟的团队,这两个很强势的女人,一直在争夺不休。

Q小姐和R小姐的外型和气质都着实相差很大。

Q小姐剪着一头短发,皮肤很白,下巴略尖。一般情况下,她的头发整齐地梳向一边,薄薄的,贴着头皮。她的衣服以深色套装为主,修身、贴服、听话,最大程度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个公司人的干练。

和她第一次见面,她还没开口说话的时候,我心里以为她有可能会讲粤语,或是英语——因为她的气质实在太像“港女”了,每个OL都做统一制式的香港中环好像更适合她,而不是人的气质相对比较“散”和多元的北京大望路。

虽然她从事的是娱乐行业,但我总觉得她有一种我想象中的金融行业从业人士的专注和效率至上。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她显得有点刻板。这种刻板,使她和周围的人都很不一样。

有一次她做东的饭局上,她正在跟我们这群记者们介绍着她手头的一个案子,是关于一个剧的整体宣传方案。正介绍着,一个同行突然插嘴:

“Q,刚才你说话的时候,我一直在看你,突然就发现你长得特别像一个演员,你猜是谁?”

于是在座的大家都纷纷插嘴说,早就觉得Q长得特别像一个明星云云。有人说她像邓萃雯,有人说像年轻时的吴君如,还有人说有点像杨千嬅,反正都是线条和气质偏硬的港女。

第一个跑题的同行总结:

“你们说的都不对,我觉得和Q最像的人其实是田蕊妮,就是杜汶泽的老婆,对吧!”

大家又开始议论,她的干练和偏冷峻的气质,以及那个紧贴头皮,梳向一边的发型,和田蕊妮真的很像很像。

因为我对香港的明星不是特别熟,所以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这个叫田蕊妮的女明星的具体长相。正在顺着大家的话题努力回想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坐在对面的话题主角Q小姐陷入了沉默。

她抿着嘴,有点无奈的样子。表情略有点不耐烦,像是在等待大家把这个话题讲完,又好像是感到有点奇怪:为什么她正说着好好的一个工作方案,就突然被另一个人截了去,然后就讨论成一团呢?

大家讨论了几句,话题重又回到她身上。有人问她:“你自己觉得像不像啊?”

她摸了摸头发,有点应付地说了一句“应该是吧”,然后又生硬地把话题扯回之前的那个显得有点乏味的宣传项目上来。大家全体低头吃菜。

后来再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发现她换了发型,短短的刘海梳到前面来,而且全部染成了鲜艳的酒红色。我猜,也许她心里不太喜欢别人说自己像其他人吧。

R小姐做事的风格和Q刚好相反。R看起来没有那么有效率,整个人的形象就是一个不太修边幅的北方大姐。她那种亲切的风格让她赢得了实际的工作效率。

每次和她吃饭,她都要先跟大家扯一通家长里短——先跟未婚的姑娘聊聊和男朋友的相处,或是怎么找一个靠谱男朋友的话题,然后劝慰已婚无孩的同行“赶紧生一个吧,时间不等人”,有孩子的人和她就更有的聊了,比如去哪个网站海淘小孩儿用的东西,或是讨论一下与各自的婆婆在带孩子上的理念如何不和……好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并不是在一个媒体饭局上吃饭,而是身处在街道居委会上班的知心大姐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