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苏轼对宋词的革新(第2/5页)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探索人生哲理:苏轼把宋诗好议论、追求理趣的特点引入词中,不少词能在日常生活中触发哲理,以理化情。如他的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原题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为怀念离别七年的弟弟苏辙而作。万里离愁,中秋良夜,把酒对月,难免思绪万端,但由于作者旷达的胸襟、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艺术构思,却使这首词超出了一般赏月抒愁的范围,而反映了作者所体验到的天上和人间、出世和入世、幻想和现实、悲欢离合等多种矛盾。政治上的失意使他面对着神奇、永恒的宇宙,自然产生了出世的思想,想要乘风飞上月宫,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又使他从浪漫空幻的世界回到现实,这首词就通过这种寓短暂于永恒的理趣宽解了失意和离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句从古往今来人们望月的普遍感慨中提炼出人事与天道的相同规律。“古难全”是事实,“人长久”是希望,两者对立,统一在作者衷心的祝愿中。这种美好的祝愿已经不只是对他弟弟一人而发,而是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们的共同希望了。浓厚的人情味和人生哲理交织在一起,丰富和深化了词的意境。又如他在黄州所作《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鞵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写途中遇雨之事,能从这一寻常事件中见出他平生的修养和善处人生的哲学。在风雨声中吟啸徐行,“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可见作者在人生路上履险如夷,不为风雨所扰的坦然和坚定。下片写雨晴后迎着山头斜照归去,“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身处风雨之中既不觉风雨相扰,雨过之后也不为晴喜。这就使人联想到苏轼在政治上所走过的虽是一条风风雨雨、阴晴无常的道路,但他能以乐忧两忘、心平气和的旷达态度泰然处之,晴雨变化也就自然置之度外了。一首遇雨的小词,却通过苏轼对自然风雨的态度概括了他一生对待政治风波的哲学。《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词题说:“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意即从寺前兰溪水西流这一偶然见到的自然现象生发。以水向东流比时间流逝,已成为有上千年历史的固定喻象,苏轼由水的反向焕发出人生可以恢复青春的奇想,反驳了白居易在《醉歌》中“听唱黄鸡与白日”,“镜里朱颜看已失”的哀叹,这种豪迈乐观的高唱在诗里尚且少见,在历来以伤春悲秋为主调的词里更是振聋发聩。

再次,借凭吊古迹抒写历史的感慨:苏轼怀古词中境界最为雄奇阔大者莫过于《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词发端三句,气势奔腾雄浑,由长江的滚滚东流联想到时间永无休止的流逝。历史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他们所建丰功伟业的遗迹却与壮丽的江山同在。这就把眼底心头的江山、历史人物一齐推出,视野之大,胸次之高,实为空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以气吞山河的笔力将赤壁写得惊涛澎湃,雄奇险峻,不仅出于对江山如画的礼赞,更为了烘托风云一时的豪杰。下片从赤壁一战中提出决胜的主帅周瑜,着力赞美他的英俊雄姿、儒将风度,以及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的气概。追想古代英杰,难免产生自身功业无成的失意之情。但结尾随即以“人间如梦”化开个人的牢骚:周瑜的业绩尚且已成历史的陈迹,何况乎自己这样渺小的人物?既然只有这江水和明月是永恒的存在,那么还不如在大自然中消解这历史的感慨吧!这首词将各种矛盾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眼前景物与古代人事的融合,渴望功业的积极精神和虚无消极的人生态度的融合,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的融合,上下古今,目接神游,以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对词境做了最恢弘的开拓。《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