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忧国忧民的“诗圣”(第2/3页)

洞不可掇〔3〕”不仅表现了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而且从贫困失业之徒和远征边戍之卒的骚动不安中看到了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这首诗标志着杜甫在安史之乱前思想所达到的高度,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认识的全面总结。

在安史之乱中,许多诗人的慷慨高唱沉寂下去,杜甫却卷入了祸乱的中心。他热切地关注着国事的变化,与人民一起经受战争的磨难。并以盛唐人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不倦地讴歌着平定动乱、中兴国家的愿望,描绘出这一苦难时代的历史画卷。他身陷叛军占领的长安,写下了许多反映战乱现实,抒发忧时浩叹和爱国热忱的篇章。《悲青坂》、《塞芦子》、《悲陈陶》表达了人民渴望官军收复长安的心声,对官军的惨败、牺牲的将士致以沉痛的悼念,为不能向朝廷献筹边策而无限焦急。《悲陈陶》〔4〕: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

四万义军同日死。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这首诗不仅以血淋淋的实录反映出唐军惨败、叛军气焰正盛的形势,两京百姓在血泊中哀吟的惨象,而且以典型的画面凸显出人类战争的残酷。表现的不仅仅是对时势的密切关注,更重要的是无数生命的轻易毁灭在诗人内心造成的强烈震撼。《悲青坂》希望连续惨败的官军得到暂时休整:“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是骨。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塞芦子》建议官军派兵扼守陕北的芦子关,以防叛军从太原长驱西进;《哀江头》在荒凉的曲江边抒写了在动乱中对太平盛世的追念;《哀王孙》反映了唐王朝在大乱之初几近崩溃到开始整顿的历史过程。《春望》将怀念家人与忧虑国运的深情融为一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人强烈的忧国之情使无情的草木花鸟都为感时恨别而溅泪惊心,这首诗也成为高度概括家国之恨的传世名作。

在投奔行在到贬官华州这段时期,杜甫写下了可与《五百字》媲美的名篇《北征》,抒写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看法,希望朝廷总结安史之乱的教训,及时纠正错误,不要过于倚重助唐平叛的回纥,以免造成更大的后患。在对现实的清醒批判中,又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展望和信心。“三吏三别”写下了他在兵荒马乱之际亲眼所见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既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不顾人民死活,又忍痛鼓励人民走上前线支持平叛战争。《彭衙行》、《羌村》三首由诗人家庭在丧乱中的艰难处境反映了广大人民共同遭受的苦难。由于命运的机缘巧合,使杜甫深入到社会现实的底层,他所描写的一切都是亲身体验,并与他经历的兵灾祸乱、政治风波以及家庭的悲欢离合融合在一起,这些诗篇才具有极其强烈真切的感人力量。

杜甫漂泊西南时期,远离了政治中心。但他将自己饥寒交迫、艰苦备尝的生活与国家的安危、人民的苦难紧紧联系起来,写下了大量怀念盛唐的诗篇,抒发了中兴无望的悲慨。他把儒家奉为国家祥瑞的凤凰当作自己的图腾:“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重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凤凰台》)为了重现太平之治,他不惜生命,甘愿剖心沥血,作为供养凤雏的醴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由个人的不幸遭际想到天下穷苦人水深火热的生活,为了他人的安定幸福,他甘愿以一己之身承担起所有的苦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种宁苦身以利人的精神,体现了历代中国人所理想的古圣人之心。

两京收复以后,各地军阀纷起作乱,吐蕃回纥侵扰不绝,宦官把持朝政,战火此起彼伏。杜甫在经历了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短暂喜悦之后,又陷入了对时势更深的失望:“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释闷》)。随着他对社会弊端的认识愈益深化,他的抨击也越来越有力。《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说:

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尚嗷嗷,十岁供军食。

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诗中无情地揭露了人民受“豪夺吏”巧立名目的“诛求”的事实,并义正辞严地将那班贪官污吏斥为“蝥贼”,指出欲救穷民必先除去这些“务割剥”的“庶官”。《枯棕》诗用被“割剥”至死的枯棕比喻被官府榨干最后一滴血的“江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