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

王之涣

(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徙居绛州。官文安县尉。他是盛唐著名诗人之一,其诗主要是“歌从军,吟出塞”,描写西北风光,意境壮阔,气势恢宏。诗作名动一时,每有新作“传乎乐章,布在人口”广为传诵。作品多已散佚。诗仅存六首,均为绝句精品。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解】

①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的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景观壮阔蕴涵哲理的登览之诗。诗的前两句是登楼望见的景色,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到此,看似已写尽了望中之景,不料诗人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入更高的境界,以观景之道谕进德修业之理,表现了向上进取、高瞻远瞩的胸襟,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意蕴。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②。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风不度玉门关④。

【注解】

①《凉州词》:古乐府曲调名。

②万仞山:极言山之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③羌笛:古代管乐器名,因出于羌,故名。杨柳:指《折杨柳》曲,其声哀怨。

④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塞外风光与征人边情的诗。首句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辽远宏大。接着,在滔滔黄河的壮美背景下出现了一座漠北孤城、戍边堡垒,景象雄伟险峻。第三句转笔引羌笛声,勾起征夫的思乡之情,又以“何须怨”宕开来说,不必怨杨柳,造语妙极。此诗结构十分精巧,悲中有壮,表现出边防将士卫国戍边的宽阔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