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安抚对方内心的小孩(第4/4页)

怎样让悲伤的人振作起来

劝一个人鼓起勇气,

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

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朋友的亲人去世,我希望表达安慰,让朋友感受到真诚的关心,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请问我该怎么说呢?

常见的说法:“节哀顺变,人总有一天是要离开的,加油,坚强起来!”

更好的说法:“我知道你很难过,可是如果你倒下了,你的孩子怎么办?”

?•为什么要这样说

对于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的人,人们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对他百依百顺,希望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让他心里舒服一点,早点走出这段阴郁的日子;还有另一种刚好相反,则是希望通过当头棒喝,让他醒悟过来,知道不能任凭自己沉浸在糟糕的情绪里。可是,这两种做法都有问题:顺着他,可能让他在情绪中陷溺得更深;而直接骂他,又怕他承受不住。

所以,鼓励一个人,既不能完全顺着他,也不能过度激烈,而是应该去唤醒他的另一种角色意识,然后再对他进行疏导。这在心理学上叫作“意识唤醒”。

每个人都同时扮演着很多角色,对父母而言你是子女、对妻子而言你是丈夫、对老板而言你是下属、对同事而言你是伙伴……每一种身份,都对应着不同的责任,当你想起这些身份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有些必须做的事情。

遇到巨大的打击时,很多人的本能反应是紧抓着自己“被影响”的那个角色不放,而抛下了自己背负的其他角色。比如,当一个人父母过世的时候,他会非常哀痛,以至于满脑子都只剩下一种角色,就是“我作为子女,此时是多么绝望”,却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和责任。

这时候你想要劝说和安慰,就可以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身份。比如你可以说:“想想你的孩子,他们可全都指望着你呢。”通过这样一个轻轻的点拨,提醒他意识到作为父亲/母亲的身份,就能让他想起来:“我不只是我爸的儿子,同时也是个父亲,所以不能过度悲伤,我还要照顾我的家庭!”这样,你就可以把他从悲伤的情绪中,一点一点地拉出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跃升,这就是所谓的“意识唤醒”。

再比如,小朋友害怕打针,你就可以说:“你看,旁边那个小妹妹也很害怕,你是大哥哥,给她做一个榜样好不好?”这种说法,其实也是一种“意识唤醒”。小朋友会想,自己虽然还小,但毕竟也有一定的身份和责任,装也要装出勇敢的样子。

此外,像警察、军人、消防员这些职业常常要面临生命危险,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会本能地感到畏惧,而统一的制服、严格的行为规范,在危急关头提醒他们“我是一名消防员”,就是在唤醒和强调他们的身份,帮助他们在那一刻克服恐惧、抑制悲伤,提起精神去履行他们的职责。

曾经有一张照片感动过无数的人,被称作“最美逆行”。画面的一边,是人群正在逃离火灾现场,另一边,则是一位消防员逆着人群,勇敢地奔向火场。这名消防员当时想到的一定不是“我是一个父亲”“我是一个丈夫”,而是“我是一名消防员,我要完成我的使命”。

所以,当你要劝一个人走出悲伤、鼓起勇气的时候,你不需要赋予他特别的力量,因为重新振作的力量,就在他自己身上。只不过这种力量有时候被隐藏在某一个身份里,暂时被我们忘记了,需要被人唤醒才会激发出来。你不可能说了一段话后,就直接抚平了他的悲伤,让他变得无忧无虑。你能做的就是唤醒他,帮助他想起他是谁、应该做什么。

+•延伸思考

并不是所有的伤痛,都需要鼓励对方早点走出来。很多时候,对方只是想找人吐吐苦水,并不是真的深陷情绪,这种状况就不需要使用“意识唤醒”的技巧,而是要聆听、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