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懂说话,才懂得做人的滋味

黄执中

年轻时读金庸小说,在序言里,金庸开头的第一行,就只有两句话:“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是的,武侠小说里,那千姿百态的刀光剑影,其实不过是一层外衣……作者真正感兴趣,真正在传达的,永远都是“人”。只有“人”,才能够吸引人。

说话之道也是如此。

话是说给人听的。好好说话,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也许有些人听了我们的音频课、读了我们的书,会有一种误解……以为所谓的“学说话”,就是在掌握一门技巧,好让自己可以按部就班,透过某个工具化的步骤,像操纵机器一样去操纵言语,进而去操纵人。不是这样的。

在编写《好好说话》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想展示的,其实是一种兴趣,一种对于“人”本身的兴趣。为什么人想要说话?因为你想接触人,想认识人,想关心人,想改变人。这是说话的本质,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

巴西小说家保罗·科埃略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原罪不在于夏娃吃了禁果,而在于她如果不跟亚当分享这项发现,她就会孤独。”

人为了变得更加亲密,而非疏远,所以才会学习道谢,学习道歉,甚至学习道别。人为了消弭情感纠纷,化解利益冲突,所以才会学习沟通,学习谈判,学习说服。人为了表达爱─发自内心的爱,所以才会想要试着袒露、分享、告白。

一切说话的技艺,枝繁叶茂、鲜花硕果,都是从一粒种子,从对“人”本身的兴趣,萌发开来。一个对说话感兴趣的人,他必然、也必须是一个对“人”感兴趣的人。因为说话真正的奥妙与乐趣,都是依附在人身上的——你见到人们透过你的沟通,而变得释怀、欣慰、体谅,变得松开拳头,或是寻求拥抱,变得恍然大悟,或是有了共鸣……

台湾有部电影,里头演到一位名厨,大家说他的料理能让人感到“做人的滋味”,能让人体验到,生而为人那种酸甜苦辣的幸福。在沟通中,那种种令人难忘的奇妙感受,我认为正是所谓“做人的滋味”。

而所谓“懂说话”的人,就是能深深地品味“做人的滋味”,也能把这种奇妙的体验,分享给其他人,让人感谢言语的存在。好好说话,其实就是“好好做人”,好好体会人的喜怒哀乐。

曾跟邱晨聊天,她说她这个人很相信“言灵”。也就是一个人说的话,能不能影响别人,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那句话一旦说出口之后,肯定会先影响到他自己。同样一件事,你用什么方式去“说”,就决定了你能用什么方式去“想”。

就像第一次吃臭豆腐,有的人会说:“嗯,这东西好难吃!”但有的人却会说:“嗯,这东西我还吃不出它哪里好!”不一样的说法,就是在用不一样的方式,在说话者的内心画了一个“圈”。

有人说:语言,既是我们的疆界,也是我们的居所,更是我们的牢笼。一个人的话语中,往往埋藏着他的思考与企图,情绪与欲望,包含着他对外界的猜测与理解,期待与恐惧。

一个人的可能性,都在他开口之后的话语里。所以,要好好说话。那不只是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发自对人的兴趣、对人的关怀……这是我们策划《好好说话》的宗旨,是我们制作《蔡康永的201堂情商课》《马东的职场B计划》等一系列音频课的宗旨。当然,也是本书的宗旨。

如果你也有这层关怀,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写的。如果没有的话,希望你读完这本书后,也能有同样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