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5页)

叶子农不好意思问去吃什么,黄主任也不主动说,两人一路闲扯,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直到出了城,叶子农终于忍不住了,问:“黄主任,咱们这是去吃什么?”

黄主任笑笑,不紧不慢地说:“请你吃饭,我还真是犯愁了,你说你这种人走南闯北什么没吃过?所以呀,请你吃饭就得吃点绝的,好不好吃先不说,起码是你没吃过的。咱去蔡庄镇,还有几十公里呢,我说不早吧,到地方也就到饭点了。”

叶子农又问:“什么好吃的?”

黄主任说:“纳鞋底,裤腰带,乱七八糟一道菜。呵呵,当地流传的顺口溜。”

叶子农说:“我就喜欢有特色的地方风味。”

黄主任腾出右手从放在仪表盘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单子递给叶子农,说:“都是不上席的饭,不值几个钱,叶总可别嫌俺小气啊,俺老黄官虽不大,可真找个踏踏实实说话的地方也不易呢,是个像样的饭店都能碰到熟人。”

叶子农一看单子,果然是亮底牌了。单子上写的是——

方便面生产线定金 2万美元

省经贸委劳务输出批文 50万元人民币

户口迁入费 每人1000元人民币

护照代理办证费 每人200元人民币

布达佩斯资信考察费 30万元人民币

红川市劳务输出名额 3人

单子是手写的,根本没提方便面生产线的事,却多了一项红川出国名额。

黄主任说:“一竿子到底,交底儿了。叶总要是觉得这个条件还不行,红川方面就无能为力了,今晚这顿饭咱们就当叙叙家常。”

叶子农说:“凭心说,比我预期的满意。”

黄主任使劲点点头,满意地说:“好,好!那这事就算成了!”

叶子农问:“红川这3个人是男的女的?多大了?打算到哪儿发展呢?”

黄主任说:“都是小子,20多岁吧,家长一个是海关的,一个是公安局的,一个是经贸委的。其实递条子的不止这些,外经委也难哪,不想给你们添麻烦,能推的都推掉了。至于到哪儿落脚,那得看你们了,帮他们找个工作,以后怎么混就靠他们自己了。”

叶子农把单子还给黄主任,点上一支烟,说:“匈牙利与奥地利接壤,这条路线相对好操作一点。维也纳是世界名城,确实很不错的。奥地利与德国、意大利接壤,有了奥地利的居留以后还可以有选择。这一项的费用我们出了,路费他们自己负担。”

黄主任说:“好,很好。这里外的安排,首先法律法规上我们不作难了,各路关系也照顾到了,这批劳务输出也算件能拿上台面的政绩……不错!我老黄在主任这个位置也有些年头了,迎来送往的也算阅人无数吧,我一看你老弟就是能干点事的人,我要过去,就先让人家过得去,不简单哪!其实你来没几天我们就有底了,统战部,公安局,侨联,港台事务办公室……你看有多少渠道可以了解你,但是该谈还得谈,没这个过程是不行的。”

叶子农说:“那剩下的就是付款方式了。”

黄主任说:“首付总额50%,最后一批离境前再付50%,这样双方都放心。”

叶子农说:“同意,我这边没有问题,即签合同,即交首付。”

黄主任说:“这种事不宜久拖,既决定了就要速办,闪电式的。你没辆车不方便,买辆车也不值当,我们借给你一辆车,把办公室的小柯派过去,连司机带助手都有了,小柯人熟地熟,联络起来也方便。出国前7天,我们找个地方给他们办个安全生产强化培训班,全封闭的,免得到处放羊出差错。”

叶子农想了一会儿,说:“过两天我可能得回趟柏林。”

黄主任说:“哦,那最好是签了合同再走,不影响这边的进展。”

叶子农说:“那当然,肯定要先签合同,再说回不回去还不一定呢。”

黄主任说:“等签了合同,你要有事就回去一趟。这边的事你放心,材料汇总到我这儿就可以了,有专人办理,你在不在都一点不受影响。户口迁移证给他们发下去,他们到当地机关提档案也得几天呢。”

……

蔡庄镇距红川不到50公里,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镇,街道的房子大同小异,不管是平房还是二层小楼,墙面都贴上花花绿绿的瓷砖,门头上都有祈福纳祥的图文。小镇的街道都是一些私宅店铺,卖的也都是简单日用品和常用农业生产资料,街道上不时有拖拉机和农用三轮机动车驶过,发出柴油机特有的响声。此时天色已是黄昏,红色的晚霞正在悄然褪去,夜幕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临,有些人家已经亮起了灯光。

果然如黄主任所说,到了地方也就到了饭点。黄主任把车开到一家名叫“蔡庄菜”的饭馆门前停下,门口已经停了七八辆车,但多是外地车牌号的大货车,这就是说吃饭的大多是南来北往的过路司机,也说明这家的饭菜经济实惠。两人上到二楼要了一个小包间,黄主任点了几个酒菜,先是上了几个凉菜和啤酒,两人就边喝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