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丧故我在——学会和隐性焦虑相处 第一节 丧人?你以为想当就能当吗?

什么是丧?怎样才称得上是标准、地道、典型的丧?

很多人都自称丧,但他们真的丧吗?(比方说本书作者之一邱晨)

流行词汇的边界,总在不断浮动,这个很有概括性的字眼,本身却很难被概括。所以,我们在寻找“丧”的评判标准时,总是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于是我们想,何不用浮动的标准来定义浮动的关键字?

我们找到了五句流行语,对应自我评价、工作状态、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以及生活态度 。以这五个方面描述丧的基本特质,未必科学,但一定有用。

要不要来测测看,你是不是真的丧?

自我评价 ——“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

认同度:1—2—3—4—5

如果你内心时常念叨“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注意,是内心,不是表情包,也不是签名档,同时你还不自觉地经常身陷“葛优躺”,那你的丧指数的确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这个词。“差不多”并非是给自己留“一丝不丧”的可能,而是为了避免把话说得过于绝对而引起争辩。也就是说,真的丧,不是“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而是“懒得”直面淋漓的鲜血,连自我评价也是“差不多得了”的态度。换言之,如果你丧得斩钉截铁,跟人说起自己时非丧不可,那你就不是真的丧;而如果你丧得模模糊糊,人家说你丧或不丧,你都懒得争辩,那你可能就是真的丧。

工作状态 ——“不努力一下,你都不知道什么叫绝望”

认同度:1—2—3—4—5

与闲人或宅人不同,丧人并非不努力,事实上很多丧人挺忙。随手来个数据。2014年中国人平均工作时间是2000~2200个小时,同年度美国人的工作时间只有大约1800个小时,以勤奋著称的日本人只有1729个小时。同时,中国人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也不少,北京的人均通勤时间达到了100分钟。所以,大家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在这种高强度劳动下,“感觉身体被掏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与此同时,工作给人带来的成就感、收获感和安全感,却越来越少。

如果你意识到没前途、没意思以及那种买不起房娶不起老婆的焦虑正在与你工作的辛劳程度成正比,而同时你被这匆忙奔赴工作的人潮裹挟并无法脱身,那很不幸,你可能真的有点儿丧。

生活方式 ——“一年四季都在困,只有躺在床上最清醒”

认同度:1—2—3—4—5

为什么躺在床上就清醒呢?因为丧人对睡觉也没什么兴趣。

经过一天的工作,人的心理资源经历了大量消耗,本应做出切割,从工作中解脱,从休息中获得新资源,也就是俗称的“充电”。但是,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传统的8小时办公正转变为24小时全天候工作。在大量的非标准工作时间里,我们依然需要处理短信、邮件和工作通话。

工作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模糊,打乱了我们的心理反馈机制。原本,工作一天赢来的是好好休息和放松,但是现在,工作一天赢来的是继续工作一个晚上。于是,该睡觉时,你心有不甘,不甘心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但是,这份不甘又不至于强烈到发奋图强去熬夜做点什么。那就只剩下躺在床上玩手机……

如果你是这样,你可能就是真的丧。这种丧当然有一定的危害,它让我们每个晚上都精神亢奋难以入睡,白天又靠猛灌咖啡才能睁开眼皮。其中一部分人在承受着身体负担的同时,对自己又有着格外清醒的认知。我们会在后面的篇章讲解如何对付这种有害的丧。

社交方式 ——“不吐槽、无社交”

认同度:1—2—3—4—5

2016年日本上映了一部叫《濑户内海》的电影,里面有个片段讲两个高中男生坐在石阶上聊天。

一个说:“明天有考试,好烦。”

另一个说:“明明才五月,好热。”

一个说:“这根薯条不会太长了吗?有这么大的土豆吗?

另一个说:“有啊。”

你看,全是有一搭没一搭、空洞无聊的吐槽,虽然正值青春年华,两位主人公却一点儿都不热血。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重复着这个场景,朋友们围在饭桌旁,你来我往,但人与人之间并非互相疏解鼓励,甚至彼此互不关心,就连吐槽内容也不是社会生活等议题,都是天气、薯条这些琐碎日常。

本质上,丧是反社交的。丧人对社交的态度,用日本作家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话来概括,就是:

这世上每个人的说话方式都如此拐弯抹角、闪烁其词,如此不负责任、微妙复杂。他们总是徒劳无功地严加防范,无时无刻不费尽心机,这让我困惑不解,最终只得随波逐流,用搞笑的办法蒙混过关,抑或默默颔首,任凭对方行事,即采取败北者的消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