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谁是自己命中的贵人? (第2/11页)

巴图在一旁小声问:“真的要放箭把他们都射死了,那一半的驼队可就抓不回来了。”

“你放心。”铎山是老行伍,“慢说他们还有骆驼遮蔽,就是没有遮掩,乱箭齐发也不会把人都射死,必定留两个喘气的。”

说着,他高举腰刀:“都听我令!一!”

古平原、刘黑塔以及驼队众人面面相觑,都知道性命危在旦夕,老齐头一声喊:“快下骆驼,找地方躲着!”

两边都是弯弓搭箭的兵,众人匆忙间只好钻到骆驼肚子下面。与此同时,铎山那硬冷无情的声音几乎没有任何迟疑,数到“三”后,他手中的刀往下一劈,喝道:“放箭!”

就听山谷中顿时响起“嗖嗖嗖嗖”的声音,弩箭一连串地射了下来。

老齐头躲在骆驼后心中暗想:“这么远,箭射下来应该没什么力道。”没料想弩箭打在身旁的石头上竟是火星四溅。

驼队中毕竟没有人与蒙古军队打过交道,像蒙古兵用的这种重弩更是没有见过。

寻常弓箭的射程大概三十丈,而且射到二十丈之外基本上已无杀伤力,所以有“强弩之末,力不能透鲁缟”之说。但蒙古军队配置的重弩则不同,它是蒙古骑兵吃了明朝蓝玉所创“雷霆弩”的亏之后,仿制而成且青出于蓝的一种可怕兵器。射程可以达到一里,是普通弓箭的五倍有余,力大势沉,一箭射出可以穿透十张牛皮。

这种重弩是蒙古人的不传秘器,别说老齐头,就是清军将领也难得有人见过。

其实蒙古人的弩箭一射出来,古平原便知道不对劲了。他在关外经常看官兵练习射箭,无论是多少石的硬弓,射出之后何曾带着这种风雷之声。但这个时候出言提醒已经来不及,骆驼中了弩箭,惨嘶着倒了下来。为防压着,众人只得又赶紧往外爬,这一下无异于给蒙古人当了箭靶子。转眼间已有四五个伙计中箭,其中一个贯胸而过,眼见是不活了。

刘黑塔见势不妙,趁着这一波箭雨过去,蒙古兵向弩上安箭矢的工夫,一步跨到一匹侥幸没有中箭的骆驼旁,翻身上去,双腿一夹就要冲上山坡拼命。

铎山在上面看得分明,阴笑一声,拿过一张弩,瞄准刘黑塔就是一箭射出。

刘黑塔没防备,古平原却是看见了。眼看着弩箭如流星闪电般奔刘黑塔而去,说时迟那时快,古平原向前一纵身,抱住刘黑塔的腿,生生将他从驼背上扯了下来。饶是如此,还是慢了一步,原本弩箭射向胸腹,刘黑塔身子一侧,一箭钉在肩头。

刘黑塔也真是强悍,硬是一咬牙没吭声,把弩箭拔出来一折两半。

巴图看着山谷中人仰马翻,血流遍地,极是开心。只觉得方才码头上的气出了不少,又扬声喊道:“我再问一句!另外一半驼队的下落,你们说是不说,要是等到再次放箭,你们想说也晚了!”

“且慢,容我们商量商量!”古平原大声喊道。

“就给你们一袋烟的工夫。”铎山知道这些人插翅难逃,倒也不着急。

古平原将几个头领叫到一起,急急道:“棋差一着满盘输,咱们这一次是真输在这儿了。事到如今,我去使个缓兵之计,自己留下做押,让巴图放你们走。万一他要是同意了,你们就赶紧走,走得越快越好,千万别管我。要是他不同意,那我在前面吸引他们的注意,你们瞅个机会往后跑。好在进山谷还不远,要是能跑出山口,立刻就要四散开来,钻山洞,进草丛,怎么都行,能跑出一个算一个。”

“不行!”刘黑塔声音大得自己都吓了一跳,“古大哥你是一个文弱书生,不如我去。等你们都跑走了,我就抡起鞭子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还能赚一个!”

“你们都别争了!”老齐头的声音像是从坛里发出来,闷得让人心里堵得慌,“还是我去,我已经老了,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了,你们还年轻呢。”

“齐老爷子,这可使不得!”几人同时说道。

老齐头一摆手,脸上露出既凄凉又骄傲的神情:“我是领房,驼道上的规矩,遇到危险,领房要最后一个撤走!我老齐头当了一辈子领房,从没让人戳过脊梁骨,今天也不会!”

古平原还要再争,怎奈老齐头心意已决,说是即使古平原或刘黑塔上去,他也绝不离开,宁可死两个,也不独活。话说到这份儿上,众人实在无法再争了,而且也实在没时间再磨了,几个人只得答应下来。

“我们有人上去,不要放箭!”刘黑塔把手拢在嘴边,大声喊道。

老齐头边走边道:“你们要是听我喊‘听天由命’这四个字,那就不要犹疑,立刻撒腿往后跑,受伤的人也不要管了,活是幸死是命,听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