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琼瑶圃琅玕点花,牡丹台贵妃醉酒(第6/6页)

蓂荚问道:“你这话是听谁说的?”

石琅玕道:“这还是先高曾祖无意中听来的话,却是个没头没尾不知详情的悬案。”

蓂荚微笑道:“这公案如今当闲话说说倒也无妨了,当年毕竟隔着玄宗朝未久,故而不许提起这故事,免得惹出事端来。”

南山在那边听到二人说这些话,也顿时来了兴致,忙跑回来坐到蓂荚身边听这则公案。

只听蓂荚说道:“当年安禄山起兵反叛,玄宗皇帝携杨玉环姊妹等人逃至马嵬驿,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率禁军杀了杨国忠等人,又逼迫玄宗帝杀掉贵妃娘娘,玄宗与贵妃情深爱重,自然是万万不肯。后来不知何故,竟忽然答应处死杨贵妃,命高力士将贵妃带到佛堂中缢死,又将尸首置于驿庭,召陈玄礼等人验看。陈玄礼看罢才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你道玄宗皇帝为何又忽然舍得处死杨贵妃了?”

南山接口道:“自然是众怒难犯,玄宗怕禁军造反,故而才舍了杨贵妃出去。”

蓂荚道:“若实在无法,或许玄宗也只好如此。只是这其中另有个不为人知的关节。”

“什么关节?”南山追问道。

蓂荚续道:“玄宗皇帝被陈玄礼等人逼迫之后,独自回房犯愁,恰在此时,有一个人秘密觐见了玄宗皇帝,之后玄宗皇帝便坦然答应处死贵妃。而贵妃死后,玄宗皇帝亦并未太过伤心,反而出面告谕安慰众人。”

“这是为何?”南山又问道。

蓂荚微笑道:“因为被高力士缢死那人并非杨贵妃,而是玄宗皇帝的盘龙手杖。”

石琅玕恍然说道:“原来如此!想必秘密觐见玄宗皇帝那人便是贤尊者吧。”

蓂荚点头微笑。

南山不明就里,急道:“什么原来如此?贤尊者又是谁?”

蓂荚道:“你莫急,听我慢慢说与你听。那贤尊者应当算作大唐第一位忍者。昔年非空大师曾率弟子赴天竺国和狮子国寻求密藏梵本,于天宝五年回到长安,当时玄宗皇帝身边一位王姓翰林素有慧根,便弃官追随非空大师求学。大师赐其法名宝贤,他虽是白衣之身,却常侍大师左右,尽得非空大师真传。后非空大师应节度使哥舒翰所请,至武威弘法,于天宝十五年回京,恰逢安史之乱,非空大师知皇帝有难,便遣贤尊者赶到马嵬驿。贤尊者以替身术将玄宗的盘龙手杖化作杨贵妃模样,假装缢死贵妃以示众人,随后又驾鹤载了贵妃及男女二仆飞到倭奴国去避难,后来贵妃便老死于彼。”

(按:倭奴国即日本之古称。《后汉书·东夷列传》载: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1784年,在日本北九州地区博多湾志贺岛,出土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字的金印,即为光武帝所赐之印。此金印为纯金铸成,印体方形,长、宽各2.3厘米,高2厘米,蛇纽,阴刻篆体字,现存于日本福冈市。

《新唐书·日本传》中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此后倭奴国更名为“日本”。不过唐人仍有习惯旧称者,故而二名并存。)

南山讶道:“原来杨贵妃竟然未死!这故事可是真的?”

蓂荚微微笑道:“我只听父亲这样传给我的,我又不曾活在那时,见过那事,谁知是真是假。”

南山又问道:“那贤尊者后来怎样?”

蓂荚道:“最初的百位忍者,其忍术虽皆师承非空大师,实则多从贤尊者处得到传授。故而贤尊者名义上虽为众位忍者之师兄,众人却视之如师。及至非空大师圆寂之后,贤尊者便不知所终了。有人说他去了天竺,有人说他隐居于清凉山中,也有人说看见尊者飞空而去,竟不知其真实行踪。”

南山听罢啧啧称奇,又道:“原来我学的这御鹤术,竟是最先有用的呢。”

几人说了半晌故事,南山又去玩弄了那偶人两三番,夜色既深,众人便散去,各自回房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