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胜利的阴影下 7.何处是故乡(第2/4页)

分散在东北各地的日本侨民,都往几个大城市集中,东北的日侨主要集中在农村。这些侨民虽然是高高在上的殖民者,但他们来中国前都是日本最底层的人民,到了这里虽然抢到了土地和森林,但他们毕竟不是地主,田地还是要自己开垦和耕耘,如今都拼命往城市里聚集。其中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也就是现在的长春,聚集了大量的日本侨民,他们苟且地集中在几个区,完全不敢跟中国人发生冲突。有部分日侨干脆就全家自杀了,有些日本女人的丈夫被关东军抓走了,在西伯利亚生死不明,她们为了活下去,有一个家来保护她,当场嫁给了东北的农民,以此避免被遣返,避免过上颠沛流离的日子。根据不完全的数据统计,至少有11万日本妇女嫁给了中国农民。这就是后来遗留的所谓日本遗孤和遗属的问题。后来中日建交以后,这些遗孤和遗属都被陆续地找到,他们的后代也渐渐地回到了日本。实际上这些人已经从骨子里都是中国人了,他们的孩子连日语都不会说,满嘴都是东北话。如果大家现在去日本的北海道玩,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日本人。

严歌苓写过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叫《小姨多鹤》,后来还拍成了电视剧,由孙俪饰演女主角多鹤,这位多鹤就是那11万嫁给东北男人的日本女人之一,而且她嫁的这个东北男人还是有大房老婆的,但是这位大房因为被日本人追得跳了崖,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多鹤就去给人家当二房。为了感恩,她还生了三个孩子,但是这三个孩子都不能管她叫妈妈,而是认大房当母亲,只能管多鹤叫小姨,是一个十分悲惨的故事。

除了自杀和嫁人的,剩下的日侨继续无家可归、颠沛流离。幸运的是,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仁慈、最以德报怨的政府,中国政府没有忘记这些日侨,积极地想办法遣送这些人。再加上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大连和旅顺也归了苏联,所以苏联也希望赶紧把这些人轰走。当时在东北的中国政府有两个,一个是国统区的中国政府,也就是南京政府,另一个是共产党占领的松花江以北的北满根据地。所以,东北的100多万日侨分成以下三个部分:一是在苏占区,也就是关东州、大连和旅顺等地,有大约27万人;二是在国统区里,这里是最多的,大概有90万人,就在长春、沈阳这些地方;三是在共产党控制的根据地里,还有30多万人。

为了这100多万的日本侨民,国共双方、美国和苏联,还专门开了好几次会议。这件事也很有意思,战后美国和苏联相互看不顺眼,国共也即将爆发内战,可这四方居然为安排日侨的事,坐下来讨论了好几次,最终签订了一个政策,将日侨的遣返问题做了如下划分:

苏占区的日侨由苏联负责,这约27万日侨的运气是最好的,因为坐船从大连回日本,路程最近。国统区的约90万日侨全部集中到葫芦岛,其实东北有大连、旅顺、营口等更好的港口,为什么非要选葫芦岛呢?因为大连和旅顺都被苏联占了,苏联红军一直控制着营口港,就是为了防止国军通过营口大规模登陆,强占共产党的地盘。苏联是共产党的老大哥,他们占了东北的地盘,就希望更多地移交给东北民主联军来管理,万一国军运完了日本侨民,再直接把国民党的军队运上来怎么办?所以一看,离日本还算近的港口只剩葫芦岛了。共产党根据地里的30多万日侨怎么遣送呢?正处于内战中的国共双方达成了一条停战通道,由共产党的军队护送,把这些日侨送到国统区,交给国军,然后再送到葫芦岛去。

之前提过,在关内,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遣送百万日侨,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么多人每天的口粮就是一笔惊人的支出,关外的遣返工作也是一样,国军、共产党的根据地、苏联和美国,一共调集了一亿多斤粮食来救济这些日侨。这在物资严重匮乏的内战期间,已经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所以说中国对外真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民族。咱们国共双方打内战的时候,真是毫不留情,大家都对各种战役耳熟能详,比如辽沈战役等,还有刚刚上映不久的《智取威虎山》,讲的是剿匪的故事。总之,我们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时候都狠极了,但对外却特别仁慈,连日本这种对中华民族犯下滔天罪行的民族,我们都如此善待他们的侨民。

除了以上被分别遣返的百万关外日侨外,还有一小拨日侨,被苏美国共通过四方协议,以很人性化的方式送走了。这些日侨滞留在当时的安东,也就是现在的鸭绿江边的丹东地区,最后让他们通过朝鲜就近回日本了。我和我的同事偶然间发现了一本日语小书,书名叫《满洲安宁饭店》,这本书特别有意思,讲的就是群集在安东地区的日侨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