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禅让 1.禅让的全套“礼节”(第5/6页)

王莽继续玩弄他的那一套“程序”,任凭天下人翘首以待,他就是一推二诿三拒绝,不肯登基当皇帝。但事实上,王莽要是不当皇帝,全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敢当皇帝的人了,而且王莽每天都已经待在皇宫里办公了。最后闹到什么程度,西汉末年全国据估计一共也就有80万识字的人,居然有40多万人联名上书,要求王莽登基当皇帝。可王莽还是摆谱,拒绝。闹到这种地步,我估计连最高明的编剧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编了,群臣百官各种招数和伎俩都用遍了,因为王莽是开创了“禅让流程”的人,在他之前,根本没有任何先例,所以大家都黔驴技穷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其实,文武百官着急,坐在皇宫里的王莽本人也挺着急,他也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吗,因为自古以来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条文可以借鉴。就在事情陷入僵持和尴尬中的时候,突然横空冒出来一个妄人,用一个无比神奇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来有人怀疑这个人是王莽暗中指示的,但根据调查,这个人还真的不是王莽派的,就是一个街头的泼皮混混。

说起来简直可笑,因为就连一个街头的混混都看出王莽的野心,也知道王莽现在极其需要一个台阶下。于是,这个混混想了一个办法,他在一个铜柜里放了一个纸卷,身上穿着像僵尸一样的衣服,当天长安城刚好起了雾霾,这哥们就顶着风沙,像僵尸一样飘进了太庙,太庙的守门人不让他进门,他就高呼道,我是奉汉高祖刘邦之命前来传话的。那时候的人都迷信,赶紧毕恭毕敬地把这个混混放进了太庙,这哥们把铜柜放到汉高祖的神像下,临走前嘱咐太庙的守门,必须由王莽亲自来开启铜柜。王莽接到消息,赶紧约集文武百官前往太庙,隆重地打开了铜柜中汉高祖的口谕。

这混混不像知识分子一样说话文绉绉的,他塞在铜柜里的字条写得特别简单明了,就是以汉高祖的口吻说,我们刘家的气数已尽,现在应该把皇帝的位置让给王莽来坐,而且,我觉得以下11个人可以被封侯。王莽自然就不用说了,这11个被亲指为可以封侯的又是什么人呢?前八位刚好就是协助王莽掌控朝政的八名重臣,但后三位大家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是什么人。事实上,第九位就是这个混混自己的名字,不过,他写完了自己的名字之后,突然觉得不太对劲,八位权倾朝野的重臣加上自己一个无名小卒,这名单岂不是太明显了?不如再添两个无名小卒上去吧,于是他就随笔瞎编了两个名字,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两个人是谁,我们权且称呼那二位被杜撰出来的人叫王甲和王乙吧。

总之,众位大臣一看,既然汉高祖刘邦都发话了,他们刘家当皇帝当够了,咱们就顺从了他老人家的意思,让王莽登基当皇帝吧。这回王莽终于也不再推托了,估计他自己也知道,要是错过了这个村,下一个店就不知道在哪儿了。于是在长安城的南郊设了一个祭坛,直到现在北京的天坛也在京城南郊,王莽正式登坛,一通鬼哭神号,对着苍天赌咒发誓,我是一个有德行的人,我打心眼里不想当皇帝,但大家非得让我当,连汉高祖都显灵逼我登基,等等。坛下的文武百官估计听得直翻白眼,大家心里肯定都在说,都到这个时候了,您就别装模作样的了,赶紧走完流程我们好回家吃饭。

遗憾的是,王莽手里拿的传国玉玺缺了一角。因为他要登基的时候,这块玉玺还在他的姑姑——太后王政君手里,王政君早已看出王莽的狼子野心,王莽派人去要玉玺,王政君死活不肯交,还痛斥王莽是乱臣贼子。她虽然是王家的女儿,但那时候的女人讲究三从四德,嫁人了就要一生忠于夫家,王政君是刘家的媳妇,无法忍受王莽篡夺了刘家的皇位,坚决不肯交出玉玺。这时候王莽已经是众望所归,早已不把他这位姑姑放在眼里了,你不交就逼你交,王政君被逼无奈,只能交出玉玺,但她实在心有不甘,所以愤怒地把玉玺摔到了地上,摔掉了一个角。

这块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用传说中的和氏璧打造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中的那块和氏璧。为了这块价值连城的玉石,无数人付出了鲜血的代价。从秦朝开始,和氏璧就被打造成传国玉玺,一代代地一直传到汉朝。王莽要想成为一个合法的皇帝,必须拿到这块传国玉玺。现在这块无比珍贵的玉玺被王政君摔掉了一角,王莽没办法,只能找人用一块金子镶到了玉玺上。后来大家所谓的“金镶玉”,它的来历就是这块传国玉玺。

像王政君一样嫁了人便不肯认娘家人、胳膊肘往外拐的女性,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比如曹丕的妹妹,嫁给了汉献帝的曹皇后。说起来,曹操也是下足了血本,据记载,他至少有七个女儿,其中的三个都许配给了汉献帝,就是为了跟汉朝皇帝拉上点亲戚,将来篡权的时候能更具有合法性。他还特意把汉献帝的皇后弄死,扶持自己的一个女儿当上了皇后。不过曹操这个人很有意思,虽然天下实际上都已经归他了,但他自己不当皇帝,而是让他的儿子曹丕当皇帝。曹丕让汉献帝禅让帝位给自己的时候,也发生了和王政君一模一样的一幕。连汉献帝本人都同意让位给曹丕了,可他的妹妹曹皇后却抵死不肯交出传国玉玺,还厉声痛斥道:你们曹家大逆不道,天不祚尔。这样恶毒的话汉献帝都不敢说。最后曹丕只能把玉玺硬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