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放逐的艺术家

克莱因出生于1928年的纽约,他的父亲曾拥有一家服装店,在他出生的第二年,因为经济不景气而破产,自此克莱因的父亲就靠销售保险给有钱的亲戚维生。

克莱因从小就面对富有的亲戚,过着极度穷苦的日子,孩提时代就充满被摒弃的感觉,也因为这样养成自我放逐的性格。

十四岁的时候,极度聪明的克莱因成绩优异,提早三年从中学毕业,进入纽约市立大学。在毕业的前一年,他决定放弃学位而加入陆军。这是他自我放逐性格的首次显露,他很高兴自己的选择:

那是一段好日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能远离家庭,不必和女孩子约会,我享受这种生活。

1948年,他刚满二十岁就离开美国,把自己放逐在巴黎,过着艺术家的流浪生活。

克莱因先是在巴黎的Sorbonne学习绘画,并拿到学位,娶了同年龄的法国女子为妻。当时对他日后的事业最有影响的,是他跟随莱热习画的一段时间。他说:

从莱热身上,我学到一种对机械旋律的品位,和任何事情都可行的观念。

克莱因从莱热身上所受到的影响并不是画风,他的画没有半点莱热的社会意识和工业时代的机械美感,他一开始就画硬边抽象,才出道就颇被看好。如果他在绘画上继续发展的话,很可能现在是个不可等闲视之的重要角色。

No.1 纽约,1955

No.2 舞,1955

No.3 莫斯科基辅火车站,1959

克莱因走上摄影之路是很偶然的事。1952年,他的油画作品在米兰展出,当时克莱因正迷恋于线条、形体的变化,以几何图案做大幅壁画。意大利的名建筑师Margiaroffi正好看到他的展出,建议他将这一张张大画摆成可以移动的隔板,拼成走道房间,创造出更多组合的可能。

当克莱因的“建筑绘画”摆出来之后,他为了留念而拍了几张照片,就这样蹒跚走入了摄影。其实这也是他的自我放逐性格所造成的,因为他觉得他在绘画上的表现已经跨出了一步,就不再搞下去了,宁可把自己丢在新的浪涛中,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