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4页)
“我想让你明白,戴夫,我还没决定要怎么处理书店。现在一切都还太乱,但希望你不要担心。你对书店很重要,爸非常看重你……”
“他是个传奇。”戴夫说,“别担心,我明白,你现在处境很难办。”
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他的手上戴满了骷髅头戒指,很重。
艾米莉亚轻轻捶了他一下:“别这样,又要把我弄哭了。”
她走到书架前,选下一批书。她好希望一切都不要改变,就保持这样。但有那么多乱糟糟的账目、遗嘱认证,各种法律程序。她整理好了父亲留下的账目、银行账单,交给安德利亚时,她的心沉了下来。她后悔当初没跟他多谈谈,但看到一个人生命垂危,恐怕谁也不想去跟他谈收支平衡。问题在于,他们的收支并不平衡。
不可能一点积极面都没有吧,她想。她有书店,有忠心的员工,成百上千本书,还有可爱的客户。她肯定能想办法让店撑下去的。也许她该早点回来,而不是在外游荡,环游世界,寻找自我。她不需要寻找自我,她就在这里—夜莺书店。但是朱利叶斯坚持让她去。他差不多是把她踢出了巢,那时她跟牛津的一个男人短暂交往,结果成了场灾难,因为他的“前妻”原来并非“前妻”。艾米莉亚当然不是他婚姻破裂的元凶,还以为自己是在帮他疗伤,不过事实似乎是,她对他来说还不够。她以为自己因为这件事心碎了。朱利叶斯不允许她为此一蹶不振,在她生日时送给她环游世界的机票。
“是单程的吗?”她开玩笑问道。
他没错,她确实该去拓展拓展视野,他说得当然对,她很快就意识到,她根本没有心碎,离她那过去式的恋人远一些是好事。她还看到了许多美妙的东西,在上百个不同的地标看日出日落。她永远也忘不掉在香港的十八层公寓里,俯瞰着港湾,那种住在云里的感觉。
可是,虽然她经历了那么多场冒险,交了那么多朋友,她还是明白,她不是浪迹天涯的自由者。匹斯布鲁克仍然是她的家,永远都是。
每月一次,托马西娜·马修斯会挑一个周二的下午,去夜莺书店—那是她一周中唯一休息的下午—去选一本新的烹饪书。这是她犒劳自己的方式。她家里的书架已经摆满了,但她觉得拥有再多的烹饪书也不算多。读烹饪书是她放松、逃离世界的方式,她会在夜里蜷在床上,一页一页读菜谱,了解异域文化,或是享受著名厨师、饮食爱好者让人垂涎的文字。
从前,她的这些下午都是在与朱利叶斯·南丁格尔的聊天中度过的,因为朱利叶斯,她发现了不少本不会发现的作家。他也十分热爱食物,她偶尔会给他带些自己做的东西:一片野味肉冻配上她的醋栗酱,或是杏仁奶油饼。他赞赏她的手艺,还会给出中肯的反馈—他敢于批判,提建议,这点她喜欢。她尊重他的看法。没有朱利叶斯,她是不可能发现艾丽丝·沃特斯和克劳迪娅·罗登的—或者说,会晚些发现,她肯定还是会找到她们的。
“重点不在图片,”朱利叶斯相当严肃地告诉她,“而是文字。一个出色的烹饪作家,能完全不需要靠照片,就让你看到、闻到、尝到菜品。”
但朱利叶斯不在这儿了。她在学校教工室的《匹斯布鲁克广告页》上读到了他的讣告。她躲在报纸后,任由泪水顺着脸颊落下。她不想让别人看到她哭,他们本来就觉得她很懦弱。托马西娜特别害羞。她从未参与过教工室里的斗嘴,也不跟同事们晚上一起出去玩。她内向到可怕。她希望自己不内向,但这是她改变不了的事。她努力过了。
朱利叶斯是这世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不让她紧张的人。她与他相处时,会觉得做自己就好。书店没了他,感觉不一样了。自从听到了消息,她还没去过书店,但此刻,她来了,站在店门口。她可以看到艾米莉亚,朱利叶斯的女儿,正在一个展示橱窗前做最后的调整。她鼓起勇气,走进去跟她说话。她想告诉艾米莉亚,朱利叶斯对她来说有多重要。
托马西娜比艾米莉亚低三个学年,如今她见到艾米莉亚,还有种低年级学生看到学姐的敬畏感。艾米莉亚在学校很受欢迎:她既聪明勤奋,又很酷,这可是很难做到的。托马西娜可一点也不酷,有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根本就是透明的。从来没人注意过她。她朋友很少,也从来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她绝对算不上烦人。但她既害羞,又有些超重,还不够聪明,体育也不好,这样就没人对她感兴趣,即使她确实善良、贴心、关怀人。
食物是托马西娜的调节方式,这是她唯一擅长的事。她上了烹饪学校,现在在她从前上过的学校教食品工艺。周末,她还有“二人世界”7要照料。她觉得“二人世界”该是全国最小的临时餐厅了:她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摆了一张两人用餐的桌子,她亲自为预订的人烹饪庆祝晚餐。餐厅的成功对她来说是意外的惊喜。人们喜欢作为一对情侣被单独服务的感觉。她的烹饪也足够好。她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她总选用最好的食材,但她开餐厅是因为她喜欢看人们离开这里,走进夜色时酒足饭饱、幸福得飘飘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