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5 高歌 1963-1967年 第三十八章(第3/12页)

列夫说:“老实告诉你,如果回到戴夫这个年纪,有人把现在的情形告诉当时的我,你知道我会怎么说?我会说他在胡扯。”

那天晚上,乔治带玛丽亚·萨默斯去餐馆庆祝她的二十九岁生日。

乔治很担心玛丽亚。玛丽亚换了工作,搬了家,但还没有男朋友。她和国务院的朋友们一周聚会一次,时不时和乔治外出约会,但还没有合适的对象。乔治担心她仍然在想着已经去世的肯尼迪总统。暗杀已经过去了快两年,但恋人死去的痛苦可不是那么容易忘却的。

乔治对玛丽亚的感情自然不是简单的兄妹之情。自从前往阿拉巴马的自由之行运动以后,乔治就一直觉得玛丽亚性感又迷人。但和对好朋友斯基普·迪克逊美丽诱人的妻子一样,他和玛丽亚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如果没有之前发生的那些事,他也许会高兴地迎娶玛丽亚。但现在他已经有了维雷娜,玛丽亚也不想再和人谈恋爱了。

他们去了赛马俱乐部。玛丽亚穿着朴素但十分漂亮的灰色毛线裙。她没有戴首饰,一直戴着副墨镜,发饰稍嫌老气。她的五官很精致,有一张性感的嘴——不过更重要的是有一颗温暖的心:只要稍微做点尝试,她不愁找不到个好男人。因为没见她有男人,周围的人总是把她看作那种把工作看成头等大事的职业女性。乔治觉得玛丽亚听见这种评价肯定不会开心,他为玛丽亚感到着急。

“我刚升了职。”在桌子旁坐下以后,玛丽亚对乔治说。

“喝杯香槟好好庆祝下。”乔治说。

“谢谢你,不用了,我明天还要上班。”

“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

“可我不怎么想喝酒。也许待会会喝杯白兰地帮我入眠。”

乔治耸了耸肩。“我想正是这份认真让你得到升职的。我知道你聪明、有能力,教育程度也很高。但如果你是黑人的话,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派不了什么用场。”

“是的,黑人一般不可能在政府中升到很高的职位。”

“能克服偏见真是太了不起了,这是个非常大的进步。”

“你离开司法部以后,形势又有了变化——想知道为什么吗?政府试图让南方各州的警察局招收黑人,但那些南方佬却说:‘看看你们自己——你们那里也都是白人啊!’于是政府也承受到了压力。为了表示没有偏见,他们只好给一些黑人雇员升职。”

“他们也许觉得有你这个例子已经足够了。”

玛丽亚笑了:“升了好几个呢。”

他们点了菜。乔治觉得虽然他和玛丽亚打破了种族界限,但这个界限并不是不存在了。恰巧相反,他们只是特例而已。

玛丽亚和乔治想的是一回事。“看来鲍比·肯尼迪是对的。”她说。

“我刚遇见他的时候,他觉得民权只会给更重要的政治议题添乱。但鲍比这个人的一大优点是很理性,有需要的话可以很快改变主意。”

“他最近干得怎么样?”

“刚开始干呗。”乔治含混地说。鲍比在纽约州当选参议员,乔治是他亲信中的一个。乔治觉得鲍比还没有调整好他的角色。最近这段时间,鲍比经历了不少变化:从总统哥哥的头号顾问到被约翰逊总统冷落,现在则成了初出茅庐的参议员——很可能一时之间找不到方向。

“他应该起来反对越南战争!”玛丽亚显然热衷于这个议题,乔治感到玛丽亚早就计划好要游说他。“肯尼迪总统减少了我们在越南投入的兵力,并多次拒绝派遣地面部队去越南,”她说,“但约翰逊当选以后,他很快就派三千五百名海军陆战队员去越南,五角大楼还要求派去更多的军队。他们要求六月派出十七万五千名士兵——威斯特摩兰将军说可能还不够!约翰逊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对国人说谎!”

“是啊。本来我们觉得对北方的轰炸能让胡志明走上谈判桌,但看上去却像坚定了共产党人斗争到底的决心。”

“五角大楼进行军事演习以后已经预测到了这个结果。”

“真的吗?鲍比应该还不知道。”乔治明天会告诉他。

“知道的人不多。我听说五角大楼为试验对北越的轰炸效果做过两次军事演习。两次的结果都一样——南越民族解放阵线会加强对越南南方的攻击力度。”

“已故的肯尼迪总统就怕接连的失败会使得我们不断派兵,从而陷入战争的泥潭。”

“我哥哥的大儿子正好到了服兵役的年纪,”玛丽亚的脸上笼罩着阴云,显然对侄子很担心,“我不想让斯蒂夫死!肯尼迪参议员为什么不能大声反战呢?”

“他觉得这会孤立他。”

玛丽亚无法接受这种说法:“怎么会呢?没人喜欢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