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AI带来的普惠曙光(第2/8页)

今天,当百度金融的智能金融信息分析系统处理数百篇行业新闻,并将其中的关键信息结构化,抑或是阅读上市公司的年报并形成分析报告,用时已经缩短到以分钟计。

在这一过程中,机器相当于承担了一个金融机构初级分析师的工作,甚至是一个实习生的工作,承揽了最基础的所有的累活儿。

这位机器实习生的工作逻辑也是类似提取“关键词”,并进行再组合的过程。

机器可以瞬间完成上市公司的公告、财务报表、官方发布、社交平台、证券行情、实时新闻、行业分析报告等海量异构数据的阅读,对于文本中的图片和表格需要OCR(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解析。紧接着,进行关键实体信息的提取,发现埋藏在实体信息之间,如行业上下游关系、供应链关系、股权变更历史、定增与重大资产重组的关系、多张财务报表之间的数据交叉验证等数据关系,形成并呈现这些复杂关系的“知识图谱”。

如果更进一步,分析师只需要选择符合其需求的模板,确定主题,机器即可生成基本的报告文本。在最终输出前,分析师还可以人工校正报告精度,并加上独特的个人分析和结论,这样,一篇格式标准,甚至图文并茂的金融分析报告就诞生了。

这个潜力无穷的实习生显然不会停留在简单处理信息这个阶段。既然已经登堂入室,它必然会走得更远。

人工智能让起点更公平

机器人首先推门进入的就是传统金融的核心区域——信用评级。

2016年7月18日下午,百度宣布投资美国金融科技公司ZestFinance。而一年前,ZestFinance还曾获得京东集团的投资。能同时得到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的青睐,让ZestFinance这家当时仅服务10万名美国人的数据征信公司,为更多的中国人所了解。

这家位于洛杉矶的金融科技公司,使用机器学习的方式来评估个人贷款的信贷风险指数。其创始人是谷歌前首席信息官及工程副总裁道格拉斯·梅里尔和美国第一资本投资国际集团公司前主管肖恩·布德。

在美国,ZestFinance是挑战征信巨头FICO公司的革命者,后者占据着美国99%的信用评分市场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信用评分市场。

ZestFinance信奉“一切数据皆是信用数据”。不同于FICO的信用分数仅包含贷款人的几十项变量,ZestFinance的模型基于海量社交网络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包含的变量将近1万项,在大数据挖掘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独立的信用分数。而且与常规的信用评估体系相比,效率能够提高约90%。其号称在5秒内,就能对每位信贷申请人的超过1万条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超过7万个可对其行为做出测量的指标。

就在入股ZestFinance之前的百度联盟峰会上,百度宣布,“人工智能对于金融也会产生变革性影响,可以真正做到让征信升级”,并特别强调,“现在百度的教育贷款,基本上是以‘秒’的时间就可以决定是不是给一个人贷款”。

“秒批”的背后,正是以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大数据风控,在提升信贷服务效率、增加金融服务覆盖率上的小试牛刀。

一般来说,大数据风控的成果跟传统金融机构一样也是两个名单:基于白名单的征信,基于黑名单的反欺诈。后者因为“反黑”的目的,常常笼罩了神秘的色彩。比如彼得·蒂尔创立的、有全球第四大独角兽之称的人工智能公司Palantir,不仅在帮助美国安全部反恐中屡立奇功,更因为整合了40年的记录及海量数据并充分挖掘之后,终于发现了伯纳德·麦道夫(Bernie Madoff )的“庞氏骗局”,而为天下人所知。

但我们更愿意从主流的角度来讲述人工智能在金融风控中的故事。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收录的8.7亿自然人中有信贷记录的为3.7亿人,可形成个人征信报告、得出个人信用评分的有2.75亿人。

这就意味着,在中国还有约5亿人是没有征信记录的“小白”,他们被挡在传统金融服务的门槛之外。

而依托庞大的数据基础以及人工智能实现的人群画像技术,百度金融等企业,正在悄悄改变风控线上化的难题,把以往高高在上的金融服务涓滴到更多亟需帮助的“小白”身上。

比如,在大学学习了4年室内设计的李亮,最近开始在网上搜索UI(用户界面)课程、培训学校、分期交学费等信息,他希望通过学习,未来能进入一家大的互联网公司工作,但教育机构普遍不低的学费成了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