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有人不断干扰你的内心(第3/6页)
其次你需要自问的问题是,“我有责任治愈这个人吗?”再一次,答案是否。而是当他们试图自助的时候,你会希望在身边帮助他们。但不能确信的是干扰者会否认为他们需要接受治愈。一些人将持续他们固执的作风,且对自身造成问题的事实浑然不觉。你若是把改变一个自身觉得没有必要改变的人的事当作你自己的差事的话,你就是在自找苦吃了。
选择你自己的轨道
当你的生活中有人持续做出干扰的举动时,你将如何应对?这就是吉恩所面临的问题。我与她就这个话题探讨,说,“既然你已经下定决心去经营与母亲的关系,要谨记你有自由选择任何你认为是最佳方案的最终权利。而关于你的一言一行是没有固定的议程安排。”
“我心里明白那就是我要实行的方法,”吉恩回答道,“不过有一件事情我在反复的提醒我自己,那就是我太习惯于用谦卑的态度回应她了,因此我要在这点上稍微提醒自己改变我的回应方式。”
我试着补充一些其他的见解,说,“或许这听起来有些别扭,但我想让你牢记要是你更倾向于以前那种糟糕的回应方式,你是能够继续选择下去的。只有当你认识到你的严重讨好行为是因某个特定的选择而导致的后果时,你才能够很自然地做出正确的选择。”
考虑一下在你的生活中对你造成干扰的人。他们有可能是你的同事、配偶、孩子、邻居、双方大家庭里面的人。你是否觉察到在你回应他们的干扰时你也是在做出一个选择呢?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监测你与干扰者是何种关系,你需通过检验你的行为,再决定怎样的选择才最符合你的情况。
不慎的选择
在我们回应干扰者的时候,你可能会有的一些行为(我恐怕这些事情你已经做过了)将使你陷入不愉快的关系循环里。暂且不要说你不可能做过这些事,要意识到你是有可能的,然后考虑一下它将产生怎样的效果。
1、迎合他们
多半的讨好者在应对干扰者时,最常见的选择是做任何能防止他们感到不安的事情。假如对方是一个专横的人,你其中的一个选择就是确定他们议程的内容并尝试按照议程去做。当你有这样的行为时,你就是向他们宣布,“我会遵照你的游戏规则。”
例如,吉恩告诉我在她二十来岁的时候曾经有几次试图违反母亲意愿的经历。“在我结婚之前,我作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没有应邀去她当时给我推荐的人那里去工作。是这样的,她为我向她的一位老相识争取了一次面试的机会,而其实那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是我断定那不适合我。母亲佯装她可以接受我的决定,但她的本意却不是。在此之后的一年当中,她频繁地提到那个人的名字,还想象我去那里工作的情形。”
“这件事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你也许会建议我的决心应该更坚定一些。然而她越是提到那件事,我就越是告诉自己违反她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她的事后批评就能把折磨得我精力衰竭。因此我使我自己向事实妥协了,事事迁就她比较容易,我可不愿意听她没完没了的抱怨。”
事实上,那正中母亲的下怀。吉恩明确了迎合她的办法是最轻松的,因此在许多她本能够表现出独特性的时机里,为了相安无事她选择了继续迁就。随着时间的推移,吉恩的苦闷感反倒增加了。
2、逃避他们且含糊其辞
我经常听闻讨好者不遗余力地逃避干扰者的故事,他们以为直率地交代他们其他的计划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因此,这些人成了擅长骗术和诡计的大师。但他们并不是顺理成章地为他们自己选择了这种特性,而是由于他们无法直面干扰者主动提出建议的猛烈攻击,被迫地选择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比如,吉恩告诉我当她得知她的一个大学时的老朋友要从其他地方来和她过一个周末时,她感到非常兴奋。她接着说,“我竭力不让母亲知道我的朋友要来,因为要是她得知了,她要么打算指导我她是怎么安排的,要么打算尾随我们。这么说可能很粗鲁,可是我不希望母亲妨碍了一个美好的周末时光。”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吉恩会含糊地回答母亲的问题,“你们这个周末要干啥呢?”她不会编造任何谎言,但也不会告诉她实情,而是仅仅回答说,“噢,我什么都还没有决定呢,或者,边看边打算好了。”
含糊其辞的确是一个选择,不过它不能促成坦诚的交流。
3、试图迫使他们停止操纵
有时,讨好者会鼓起勇气与干扰者来一个正面交锋。他们长期抑制住愤怒感,终于决定无须再忍。因此一旦有机会让干扰者一探他们的想法,他们就任它去罢!采取直接的方式面对干扰者有好处吗?是的,有可能——假如没有以大动干戈收场的话。由于大部分干扰者都很敏感和强势,以至于他们被触犯时就极有可能反击,这次交流也就很快告吹了。